96岁老太独坐江边,等待丈夫77年,甚至哭瞎一只眼,终于有了结果

墨醒泪满裳 2024-12-20 14:00:30

原来在年少时遇见太过惊艳的人,终其一生都会念念不忘。

在重庆朝天码头的台阶上,常常坐着一个奇怪的婆婆,每天呆呆的凝望着江面,似乎在期盼着什么人归来,这一盼就是77年。

为此还哭瞎了一只眼睛,从青丝守到白发。

到底是什么样的深情,值得她倾尽半生心血苦苦等待呢?

一见钟情的爱情

这个老人叫张淑英,她等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丈夫钟崇鑫。

14岁那年,张淑英经人介绍去相亲。

她对相亲这件事是十分抗拒的,毕竟是新时代读过书的女青年,她不愿意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困住一生。

但是耐不过父母一直说,她只能硬着头皮想着应付过去算了。

那天,她第一次见到了钟崇鑫。

钟崇鑫比张淑英年长几岁,是黄埔军校的优秀毕业生。

他身材挺拔,仪表堂堂,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

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年纪轻轻的钟崇鑫已经担任了参谋主任一职,前途无量。

当张淑英第一次见到钟崇鑫时,内心的抗拒瞬间消失了。

但钟崇鑫的儒雅气质和温文尔雅的谈吐,让张淑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动。

她发现,眼前这个年轻军官不仅外表英俊,更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稳重。

同样,钟崇鑫也被张淑英的知书达理和温柔贤淑所吸引,她的谈吐不失大家风范,举止优雅得体,让钟崇鑫眼前一亮。

这次相亲,两人一见钟情。两人都感受到了对方的特别之处,心中暗自欢喜。

相亲结束后,钟崇鑫主动向张淑英的父母表达了想要进一步交往的意愿。

见女儿也对这门亲事颇为满意,父母欣然同意了两人继续来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钟崇鑫经常抽空来看望她,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相识不到半年,两人顺理成章的订了婚。

婚后的幸福生活

1935年,在双方家人的祝福下,张淑英和钟崇鑫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婚后二人搬入了江阴的一处宅院。

这是一座占地200平米的传统建筑,青砖黛瓦,庭院宽敞,种满了各色花草。

宅子虽不算奢华,但格局合理,前院种着几株桂花树,每到秋天便香气四溢。

后院则开辟了一片小菜园,张淑英常在这里种些时令蔬菜。

钟崇鑫虽然身为军官,工作繁忙,但只要有空便会立即回家陪伴妻子。

他深知妻子年纪尚小,又远离娘家,便格外用心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每天清晨,他都会亲自为妻子准备早餐,有时是一碗热腾腾的阳春面,有时是可口的小笼包,让张淑英倍感温暖。

生活中的钟崇鑫,与军营里的威严形象截然不同。

他会耐心教张淑英认字读书,陪她在院子里种花浇水,闲暇时还会带她到街上买些精致的小玩意。

每逢张淑英想家时,他总会想方设法逗她开心,或是讲些有趣的军营故事,或是带她出门散心。

张淑英也在婚后迅速成长,她学会了打理家务,精心准备每一顿饭菜,总是记着丈夫的口味。

她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来访的亲友无不称赞。

闲时,她会在院子里绣花,为丈夫缝制衣物,或是研究新的菜谱。

两人的生活节奏虽然平淡,却充满了甜蜜。

家中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恩爱的痕迹。客厅的墙上挂着两人的合影,书房里保存着他们互赠的书籍,厨房里还有张淑英精心收藏的菜谱。

这样温馨的时光,成了两人最珍贵的回忆,而这些回忆困住了张淑英的一生。

“等我回来”

1937年夏天,战争的阴云笼罩着中国大地。

当日军的炮火在淞沪打响时,作为一名军人,钟崇鑫收到了紧急军令,要求立即奔赴南京前线参战。

临行前的那顿早餐,格外安静。张淑英特意做了丈夫最爱吃的面条,但两人都没什么胃口。

钟崇鑫看着妻子强装镇定的样子,心疼地握住她的手,轻声说:"别担心,阿妹,等我回来。"

张淑英知道即将发生的事情,红了眼眶,却强忍着不让泪水流下。作为军人的妻子,她深知此时不该让丈夫分心。

送别时,张淑英站在家门口,看着丈夫穿着笔挺的军装远去的背影,钟崇鑫走了几步又回头,朝她挥手微笑。

那个背影,深深刻在了张淑英的记忆里,成为她往后几十年念想的永恒画面。

起初,两人还能保持书信往来。钟崇鑫在信中详细描述着军营的生活,却总是轻描淡写地提及战事,生怕妻子担心。

张淑英则在回信中讲述着家中的日常,她总是用平静温柔的笔调,描绘着后方的生活,希望能给前线的丈夫一份安慰。

然而,随着战事愈发激烈,书信往来逐渐变得困难,特别是在南京保卫战打响后,钟崇鑫的信件来得越来越少。

最后一封信是在南京保卫战前夕收到的,信中钟崇鑫写道:"南京就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一定会守住它,相信我一定会平安回来。"

此后,再也没有收到钟崇鑫的任何消息,张淑英依然坚持写信,一封接一封地寄出去,却再也没有得到回应。

南京保卫战后,所有的通讯都中断了。张淑英只能从零星的战报中,试图寻找丈夫的踪迹,但始终一无所获。

但她相信,丈夫一定会履行诺言,有朝一日重返家门,正是这个信念,支撑她坚持了77年。

多方寻找无果

从失去钟崇鑫的消息开始,张淑英的生活仿佛停滞在了等待中。

每天清晨,她都会早早起床,走到江阴的江边,远眺江面上来往的船只。

她总是抱着一丝希望,期待着有一天能在归来的人群中看到丈夫的身影。

无论寒冬酷暑,张淑英总是准时出现在固定的位置,除此之外,张淑英找到了当年在南京战场上的幸存战友,询问是否见过钟崇鑫的最后身影。

她走访军队机关,查阅伤亡名册,寻找任何可能的线索。每当听说有南京大撤退的幸存者回来,她都会立即前往打听。

得知有部分军队撤退到武汉后,张淑英不顾家人劝阻,独自前往武汉寻找。

在战乱的年代,这段旅程异常艰难。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未能找到丈夫的踪迹。

随着时间推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张淑英被迫接受了再婚。

生活还要继续,张淑英强迫自己适应新的角色。但每当夜深人静,她总会一人偷偷流泪。

长期的思念和担忧严重影响了张淑英的健康。她经常失眠,食欲不振,有时会突然陷入沉默。

她把对钟崇鑫的思念深深埋在心底,成为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迟来的消息

山河变换,斗转星移,时间就这样悄悄来到了几十年之后。

她的现任丈夫死了,自己也老了,但是寻找钟崇鑫这件事,却始终萦绕在她的心头,挥之不去。

考虑到自己岁数越来越大,她不想带着遗憾离开,于是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儿子李长富。

得知母亲数十年来始终无法释怀的思念,李长富决心要查清这段历史,为母亲找到一个答案。

他们也走访了当年南京保卫战的幸存老兵,收集口述历史资料。

在走访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很多档案在战争中遗失,一些重要的历史文件残缺不全。

有些老兵的记忆也已经模糊,能提供的信息十分有限。

但李长富和志愿者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坚持搜寻每一个可能的线索。

转机出现在2014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搜寻小组在整理一批新发现的战时文献时,发现了一份重要的战斗记录。

这份记录详细记载了南京保卫战期间,在雨花台地区的一场激烈战斗。

其中明确提到了钟崇鑫率部顽强抵抗,最终在阵地上壮烈牺牲的经过。

这个发现让搜寻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通过进一步核实,他们确认钟崇鑫确实在雨花台战役中牺牲。

在当时的战报中,还记载了他带领部队死守阵地,直到最后一刻的英勇事迹。

原来,钟崇鑫的遗骸和牌位都被安置在台湾忠烈祠中。

在战后的整理中,他被确认为抗日战争中的烈士,其英名被永远地铭记在了忠烈祠的功勋簿上。

这些发现让李长富终于可以向母亲交代一个完整的答案。

“最后一面”

2015年春天,93岁高龄的张淑英在儿子李长富的陪同下,踏上了前往台湾的旅程。

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离开家乡,跨越海峡,为的是再见七十多年的丈夫最后“一面”。

飞机降落在台北松山机场时,张淑英的心情异常激动。她知道,自己离丈夫的安息之地越来越近了。

从机场到忠烈祠的路上,她一直紧握着手中的老照片,那是她和钟崇鑫年轻时的合影,也是她这些年来唯一的慰藉。

在忠烈祠,看着丈夫的名字刻在庄严的牌位上,张淑英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

她轻轻抚摸着牌位,哽咽的说:"我来了,我终于来了。"

离开忠烈祠时,张淑英的脸上洋溢着释然的笑容。多年来的心结,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解开。

她知道,丈夫虽然没能履行"等我回来"的诺言,但他用生命践行了保家卫国的誓言。这份牺牲和奉献,值得她用一生去铭记和尊重。

参考信源:

央视网:《寻爱79年》

0 阅读:0

墨醒泪满裳

简介:墨醒泪满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