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被屠杀过近400次,为什么全世界都容不下犹太人?1844年,26岁的马克思,一语道破:“犹太人的信仰就是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他们的世俗信仰就是讨价还价,他们的世俗上帝就是金钱,犹太人的真正上帝是汇票,钱就是犹太人的上帝,在它面前不可能有别的神。” 犹太人被屠杀近400次,这数字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几千年来,他们流浪、挣扎,却总被世界各地贴上“异类”的标签。为什么全世界似乎都容不下他们?1844年,26岁的马克思一针见血地说:“犹太人的信仰就是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他们的世俗上帝就是金钱。” 犹太人的故事得从几千年前的中东说起。作为最早信一神教的民族,犹太教的核心是上帝唯一、犹太人是“选民”,这在当时多神教的世界里显得太另类。公元70年,罗马帝国一把火烧了耶路撒冷圣殿,犹太人从此被迫流散全球,开始了两千年的颠沛流离。 流亡中,他们死守自己的宗教和文化,不跟外族通婚,形成了封闭的小圈子。这既保住了他们的身份认同,也让他们在哪儿都像“外人”。到了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把他们描绘成“背叛耶稣”的罪人,再加上经济和政治的挤压,犹太人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犹太教的独特性是他们被排挤的根源之一。强调一神论和“选民”身份,跟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主流信仰对着干。在中世纪,基督教社会把犹太人看成“异端”,甚至传言他们用基督徒的血做仪式,完全是妖魔化。加上不跟外族通婚的规矩,他们在哪儿都融不进去,自然就成了“外来者”。 中世纪欧洲不让犹太人拥有土地,也禁他们干很多行当,他们只能做放贷、贸易这些活儿。当时放贷被基督徒看成“肮脏”,可社会又离不开钱,犹太人就靠这个活下来,还赚了不少。可经济一不好,他们就被扣上“剥削者”的帽子。老百姓眼红他们的财富,统治者也盯着他们的钱袋子,赶走他们还能顺手抢一笔,简直一举两得。 历史上,犹太人老被当政治工具用。经济崩了、社会乱了,统治者就拿他们开刀,转移视线。中世纪的国王没钱了,就驱逐犹太人,抄他们的家产。到了近代,反犹情绪还被纳粹这种势力推到顶峰,马克思的话也被拿来当借口。总之,犹太人太好当背锅侠了。 1844年,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里扔下一句狠话:“犹太人的信仰就是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他们的世俗上帝就是金钱。”他这话听着刺耳,但得放回当时看。他是想批判资本主义和宗教怎么把人异化,不是专门针对犹太人。他觉得,犹太人被逼到只能搞金融和贸易,久而久之就成了“钱”的代名词。 可这话后来被歪曲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反犹主义在欧洲疯涨,纳粹直接拿马克思的话当宣传弹药,说犹太人是“寄生虫”,结果二战时600万犹太人成了牺牲品。马克思肯定没想到,自己随便一句评论会变成这种后果。 1948年以色列建国,犹太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可这块地偏偏在中东,旁边全是阿拉伯国家,巴以冲突到现在都没停。国际上有人支持以色列,有人骂它霸道,犹太人的处境还是两极分化。 二战后,反犹主义被全球唾弃,可它没真消失。2020年,美国FBI说,针对犹太人的仇恨犯罪占宗教仇恨案的六成以上。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还成了反犹言论的新窝点,问题一点没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