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空气就是清新香甜,在中国我得戴50层口罩,太垃圾了”!万万没想到,这句话居然是从用公费去美国留学的女大学生杨舒平的口中说出来的!那么杨舒平是如何从一名优秀的留学生变成一名“慕洋犬”的呢? 2014年春天,马兰里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的演讲厅里坐满了人。台上,一位身着得体西装的亚洲面孔女孩正自信满满地发表演讲。她就是杨舒平,来自中国云南的留学生。 "每当我踏上美国的土地,呼吸这里清新香甜的空气,我就感到无比幸福。"杨舒平微笑着说,"而在中国,如果不戴50层口罩,我根本不敢回去,那里的空气太糟糕了。" 这番言论像一颗炸弹,很快通过网络传回国内,引发轩然大波。谁能想到,这样贬低祖国的话竟出自一位中国留学生之口? 然而,回溯杨舒平的成长轨迹,这位云南姑娘曾是父母眼中的骄傲。在云南长大的她,家境优渥,学习成绩优异,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云南的蓝天白云、清新空气和秀美风光,是许多人向往的天堂。杨舒平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却在异国他乡公开贬低家乡的空气质量,这让许多人无法理解。 高中毕业后,杨舒平获得了去美国留学的宝贵机会。初到马兰里大学时,这位中国女孩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美国的前几年,她适应了新环境,结交了新朋友,学习成绩依然出色。 但随着时间推移,杨舒平的价值观悄然发生变化。她开始疏远中国学生群体,更多地融入美国社交圈。从最初的"我要学习先进知识,将来报效祖国",到后来的"我要留在美国,获得绿卡",杨舒平的目标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就在那场命运转折的演讲中,杨舒平不仅称赞美国的空气"香甜",还刻意贬低中国的环境状况。她的这番言论,在听众中赢得了掌声,却在祖国引发了愤怒。 很多人质疑:一个生长在云南这样环境优美地区的人,怎么会说出如此不实的话?云南四季如春,空气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杨舒平的言论与事实相去甚远。 网友们很快挖出,杨舒平在马兰里大学已经读了五年书。称赞留学地点无可厚非,但没必要以贬低祖国为代价。更多人分析,她这样做可能是为了迎合美国听众,增加获得绿卡的机会,以为自己将来不会回国,所以肆无忌惮地发表不当言论。 这场演讲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不仅国内网友看到了,其他国家的人们也看到了。杨舒平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遭受了来自各方的谴责和批评。 一天,杨舒平站在美国移民局门前,手里紧握着她的绿卡申请材料。几个月前的那场演讲,她以为会为自己的美国梦铺路,然而现实给了她沉重一击。 "申请被拒绝了。"工作人员将材料退还给她,眼神中透着一丝冷漠。 杨舒平那场贬低中国的演讲本应为她赢得美国人的好感,为绿卡申请加分,却因视频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反而让美国移民官员对她的价值观产生了质疑。一个可以如此轻易抛弃自己祖国的人,真的会忠诚于另一个国家吗? 没有获得绿卡,意味着杨舒平无法在美国长期生活和工作。学业结束后,她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她需要离开美国。怀揣着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杨舒平转向了邻国韩国,希望能在那里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然而,命运再次给了她一记重击。韩国的企业在背景调查中发现了她那场著名的演讲,没有一家公司愿意雇佣这样一位"忘本"的人才。一位韩国招聘经理私下告诉她:"一个不尊重自己祖国的人,又怎么会真心实意地为我们公司效力呢?" 四处碰壁的杨舒平最终只能选择回到中国。2016年初,她回到了曾经引以为傲却又在国外公开贬低的祖国。回国后不久,她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封长达数千字的道歉信,对自己当年不当言论表示深刻忏悔。 "我为自己当年无知和狂妄的言论深感愧疚,那些话不仅伤害了祖国人民的感情,也与事实严重不符。"她在信中写道,"云南是个美丽的地方,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我为自己是云南人感到骄傲。" 然而,网络没有忘记。杨舒平的道歉信虽然获得了一些理解,但更多的是质疑和冷漠。当她带着光鲜的留学履历开始在国内求职时,发现自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我们需要的是既有能力又有品德的人才。"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在婉拒她的应聘后这样说道。尽管杨舒平在马兰里大学获得了不错的学术成就,但那句"50层口罩"的言论,成了她求职路上无法逾越的障碍。 如今的杨舒平,生活变得异常低调。没有工作的她,每天带着自己的宠物狗在小区里散步,靠家人的支持维持基本生活。曾经意气风发的留学生,如今成了一个孤独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