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2年,33岁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当上皇后。晚上,去见丈夫之前,她看着隆起的大孕肚,深吸一口气,吩咐女仆:缠,给我缠紧,狠狠地缠!这孩子不要也罢。最后她扭着小蛮腰,赴了这“鸿门宴”。6个月后,她杀了丈夫,自己当了女皇。 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菲亚·奥古斯塔·弗雷德里卡,1729年出生于普鲁士一个普通贵族家庭。家里不算有钱,父亲只是个普鲁士军官,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她的人生在1744年迎来转机。当时的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一眼看中她的聪明和美貌,决定让她嫁给未来的沙皇彼得三世。15岁的索菲亚就这样离开家乡,带着满腔好奇和期待,踏上了去俄罗斯的路。 到了圣彼得堡,她没有浪费时间,立马开始融入这个陌生的国度。她苦学俄语,改信东正教,名字也变成了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1745年,她和彼得三世结婚,成了大公夫人。可惜,婚后生活一点也不甜。彼得三世是个怪人,迷恋普鲁士军事,对治理国家没兴趣,还到处拈花惹草,对她冷淡得像块冰。面对这样的丈夫,叶卡捷琳娜没有自怨自艾。她开始读书,钻研历史和哲学,悄悄结交贵族和军官,暗中为自己铺路。 1762年1月,彼得三世登基当了沙皇,叶卡捷琳娜顺理成章成了皇后。那时候,她已经怀上了情人格里戈利·奥尔洛夫的孩子。为了不露馅,她只能让女仆用绸带死死缠住腰,藏起孕肚。彼得三世对她越来越敌视,甚至公开威胁要把她关起来。局势越来越危险,她意识到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须反击。 1762年7月9日凌晨,叶卡捷琳娜穿上近卫军军装,骑马直奔军营。她站在士兵面前,痛斥彼得三世的昏庸无能,号召大家支持她。军队被她的话点燃,纷纷倒戈。当天,她带着人马包围皇宫,彼得三世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废黜。不久后,他被软禁,死因至今是个谜。叶卡捷琳娜顺势登基,开始了她34年的女皇生涯。 作为一个外来的女皇,她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不稳。她靠赏赐土地和特权,拉拢贵族和军队,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她的统治时期,俄罗斯变得更强更大。她三次瓜分波兰,把克里米亚汗国收入囊中,国土面积创下历史新高。在国内,她推出了《法典》,想把法律整顿得更规范;还颁布了《贵族宪章》和《城市宪章》,让中央权力更集中。她还特别重视教育,建了斯莫尔尼女子学院,又搞了个冬宫博物馆,收藏了一堆欧洲名画。 叶卡捷琳娜二世不光会打仗搞改革,还特别喜欢文化。她跟伏尔泰、狄德罗这些启蒙思想家通信,宫里经常开哲学沙龙,聊各种高深话题。她的私生活也挺热闹,跟好几个情人关系密切,尤其是格里戈利·波将金。他不光是她的伴侣,还帮她打仗,拿下了克里米亚。 1796年11月17日,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冬宫中风去世,活了67岁。她儿子保罗一世接班,但没几年就被刺杀了。叶卡捷琳娜的统治让俄罗斯成了欧洲的大玩家,她的改革和扩张给后来的俄罗斯打下了基础。她这一生,充满了争议和传奇,值得细细琢磨。 她的政变不是靠运气,而是智慧和胆子。她抓住了彼得三世的软肋——他对国家的无能和对普鲁士的迷恋。她用演讲鼓动军队,用策略稳住贵族,步步为营。她不是圣人,手段有时候挺狠,但历史事实就是这样,没必要把她捧上天,也不用把她踩进泥里。 再说说她的成就。扩张方面,俄罗斯在她手里多了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也涨了好几百万。改革方面,她虽然没完全成功,但至少让法律和行政体系有了进步。她还推动了文化教育,让俄罗斯跟欧洲靠得更近。这些成绩不是吹出来的,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当然,她也有短板。她对农奴制没啥大动作,底层老百姓日子还是苦。她的宫廷生活也挺奢靡,花钱大手大脚。不过,这些问题不影响她整体的影响力。她是个复杂的人,既有光辉,也有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