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咸菜
编辑|江语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提起专家,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权威,但有那么一部分专家,他们成功的将专家变为了“砖家”,使人们从此对专家产生质疑。
一些人顶着专家的名号肆意传播着误导人的信息,这种行为只会消耗人们对他们的信任罢了。
由于一些专家行为太过猖獗,国家都看不下去出手管制了,国家点名了一些专家,给其他有小心思的专家们来了一个下马威。
那么此事件的前因后果又是怎样的呢?
危害分析
学术造假并非“无伤大雅”的小事,它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也是深远的。
首先学术造假直接损害公众利益。
虚假的科研成果可能会误导公众,导致错误的决策,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健康危害。
如果药物效果研究弄虚作假,患者可能会用上没有效果的药,甚至有害的,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当学术不端行为被揭露,人们可能会对专家学者和整个学术界失去信心,这可能会对社会和谐带来不利影响。
当“专家”的意见不再被信任,公众将无所适从,社会共识也将难以达成。
学术造假还阻碍科技发展,假的科研成果不能促进科技发展,反而会浪费国家投入,拖慢研究步伐。
如果一个科研项目建立在虚假的数据之上,那么无论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最终都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学术造假行为破坏了学术公平竞争,损害了学术声誉,使得真正的科研工作者难以获得应有的认可和支持。
长此以往,将导致学术界的劣币驱逐良币,最终损害整个学术界的健康发展。
学术造假者自身缺乏学术道德和科研能力,他们无法真正培养人才,反而会将不良的学术风气传递给学生,阻碍国家未来发展。
如果一个教授自己都存在学术造假行为,那么他如何能够教育学生诚实守信、认真科研?
学术造假的冰山一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通报并非空穴来风,它揭露的是学术造假问题的冰山一角。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如同针尖刺破了学术界虚假的繁荣,也刺痛了公众的心。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季节教授,头顶国家级奖项、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等耀眼光环。
本应是学术界的楷模,却在项目评审过程中动用私人关系,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向多位专家进行请托,为没有获得资助的重点项目“开后门”。
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学术诚信和职业道德,还破坏了学术评估的正常秩序,影响了公平性,让人感到很遗憾。
如果连学术界的领军人物都如此行事,那么学术公平和学术道德又该如何保障?
宁夏医科大学的成江教授在学术不端行为上比季节教授走得更远。
论文本应是科研工作者智慧的结晶,学术水平的体现,但在成江教授眼中,却成了一种可以随意买卖的商品。
他不仅存在买卖研究数据的行为,更将别人的研究成果堂而皇之地占为己有,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名字署在了别人的论文之上。
这种行径已经完全背离了学术研究的初衷,是对学术道德的践踏,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成江教授之前写的一篇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文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把它取消了,原本分配的资金也被要回了。
这事儿看起来不是偶然,而是长期有这种不良风气。这让人不禁想问,他以前的研究成果,有多少是真的呢?
又有多少是通过欺骗和造假获得的?
除了上述两个案例,通报中还提到了其他多起学术不端行为。
杭州医学院的两位教授汪霄和陈哲灵,他们的论文似乎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购买的,并非他们自己的实际研究产出。
中南大学的章忠强和谭笑,他们写的文章里的一些图,跟别人的论文里的一模一样,这明显就是抄袭。
图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片的造假直接影响到论文的真实性。
福建医科大学的吴宇,则将别人的实验数据占为己有,写到自己的论文里,甚至以此申请项目,企图骗取更多经费。
一些知名高校如华北电力、郑州、同济和山东等,都爆出了学术不端的事件,这让人们不禁发问,学术界的风气究竟怎么了?
2022年,有关部门就公布了一些诸如北大、复旦这样顶尖高校的教授涉嫌学术不端的问题。
通报一出,这些人连同那21位专家一同受到了相应的处理。
但仅仅过去两年,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这不得不让人反思,处罚真的有用吗?
学术不端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
学术造假背后的推手
要想根治学术不端,得好好挖掘其深层次原因,仅仅依靠处罚,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蔓延。
现在的学术评价体系有点儿不太正常。
“唯论文、唯项目、唯奖项”的评价机制,使得一些学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铤而走险,走上了学术造假的道路。
论文发表数量、项目经费、获奖情况等量化指标,成了衡量学术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而科研成果的质量和社会效益则被忽视。
这种评价方法不仅催生了学术不端的风气,还阻碍了真正的学术突破。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学者为了完成考核指标,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如何发表论文、如何申请项目上,而无暇顾及真正的科研工作。
学术监管机制的缺失也是导致学术造假泛滥的重要原因。
国家虽然常提学术道德,但监管不严,对学术违规行为的处罚也不够严厉,导致学术不端现象越来越普遍。
有些专家存有侥幸心理,觉得就算被发现了,也不会有大麻烦,于是敢冒险一试。
社会风气的浮躁也对学术圈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当今社会,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盛行,一些人急功近利,渴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
这种风气也渗透到了学术圈,使得一些学者偏离了学术研究的初衷,将学术研究视为获取名利的工具。
科研经费的分配问题也不容忽视。
目前科研经费的分配主要依靠竞争,项目经费竞争激烈,而稳定支持的经费则少之又少。
为了能让自己的实验继续进行,一些学者不得不选择学术造假,以此快速获得经费。
这种“断粮”的压力,也成为一些学者铤而走险的诱因。
最后,不良的学术环境导致人才流失。
2018年,原本在北大数学系授课的许晨阳老师,决定离开北大,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
这一事件在国内引起了震动,很多网友指责许晨阳忘恩负义。
许晨阳觉得国内学术界的不少问题让他难以专心搞研究。
现在学术界不少问题,比如抄袭、造假、篡改数据、一稿多投、找人代写论文,还有乱用图片,这些都让真心想搞研究的人挺难混的。
许晨阳的离开,让我国学术界失去了一位重要人才。
如果不能改善学术环境,那么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像许晨阳一样的优秀人才选择离开,这将对我国的科技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解决方案
面对学术造假带来的种种危害,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重建信任,守护未来。
改革学术评价体系,要弱化论文等量化指标,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和社会效益。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引导学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研究中去,而不是为了发表论文而做研究。
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同行评议、专家评审、社会评价等,避免“一刀切”的评价标准。
完善学术监管机制,得强化监管,严打违规行为,还要有个靠谱的举报办法。
坚决打击学术作弊,一经发现,严惩不贷,绝不手软。
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和处罚标准,为学术监管提供法律依据。
要净化社会风气,拒绝追求眼前利益和物质至上,培养健康的人生观,我们要鼓励学者把学术研究视为一份崇高的使命,而非仅仅为了名利。
提升学术诚信意识,培育学者认真研究、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
优化科研经费分配,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稳定支持科研项目,避免过度竞争,鼓励长期研究。
我们要完善科研经费管理规矩,保证科研钱用的妥当,避免有人乱花或挪用科研钱。
我们可以考虑设立一个项目长效扶持系统,确保科研人员有稳定的资金支持,这样他们就能专心致志地搞研究,不用再为钱的事发愁。
要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需保障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鼓励学术自由和创新,吸引和留住人才。
得让科研人员有个舒心的办公和生活空间,这样他们才能专心致志搞研究,推动学术间的沟通与协作,加强各领域间的知识交汇,激发科研创新的潜力。
结语
学术诚信是科研的灵魂,支撑着科技进步的每一步。
没有学术诚信,就没有真正的学术进步,就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国家发展。
此次21位专家被国家点名批评的事件,再次敲响了学术诚信的警钟。
让我们携手共进,呼唤学术诚信,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为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共建美好的未来!
信息来源:北青网 2022-10-28 52名学者被通报学术不端 涉及北大、复旦等高校
法制网 2024-05-21 2024年学术不端行为案件处理通报 阳光科研成大势所趋
中国青年网 2024-04-15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频频曝光,背后存在哪些问题?
新蓝网 2024-08-17 浙江宣传丨学术要靠“慢养” 最忌浮躁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