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门联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35年基本建成目标明确,2025年全面发力》
近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be44a73298dec7c1018bcc00a581530.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64585e418243e2bb35c2abf0056c233.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4a6352a7fc30c19aa2e878cbf1742c9.jpg)
同时,2025年作为关键之年,美丽乡村建设也有诸多要求和目标。据相关规划,2025年要围绕以下方向推进:
-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5G网络乡镇全覆盖,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8%。
- 产业发展: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每个县重点发展1-2个支柱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园区突破500个,农村电商覆盖率达98%。
- 生态环境: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90%,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0%以上,新增造林面积5000万亩。
- 文化建设:实现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保护修缮10万处传统村落建筑,培育10万家乡村文化合作社。
- 人才培育:培育100万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扶持基金规模达2000亿,每村配备1名产业指导员。
评论:《聚焦2025: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一步》
2025年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明确且具体,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设施的升级,将极大改善农村的生活和发展条件,5G网络和农村公路建设等,会让农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农村产业发展和信息流通提供有力支撑。产业发展方面,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等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打造山清水秀的农村生态,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让农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之地。文化建设目标的推进,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农村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人才培育的加强,则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让乡村建设更具活力和创新力。
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同时,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此外,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a35f24b56e5ebc3fa8927c48a4613b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