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号于2024年4月25日发射升空,历经超6个月的在轨飞行,圆满完成了各项科学实验与任务。2024年11月3日,神舟十八号撤离空间站,踏上了归途。
在返回舱着陆的瞬间,底部4台反推发动机同时启动,产生了耀眼的火光与滚滚烟尘。这种景象虽然壮观,却也让人不禁心生疑问:为何飞船着陆时需要如此“大动干戈”?
原来,这是为了确保飞船能够稳稳降落。飞船的着陆过程,可以说是一场从高速到静止的华丽转身。
在环绕地球飞行时,飞船的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每秒。要将这样一个高速行驶的“庞然大物”,安全的降落到地面,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首先,飞船需要进行姿态调整和舱段分离。推进舱先与飞船主体分离,并在分离前发动机制动减速。随后,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继续下降高度进入大气层。
进入大气层后,返回舱开始受到气动加热效应的影响。外部温度迅速升高,最高可达1000多摄氏度。在这一过程中,返回舱的速度开始逐渐变慢。
当距地面约10公里时,飞船打开1200平方米的降落伞,进一步减速至7-8米每秒。最后,在距离地面约1米时,反推发动机启动,将飞船的速度降至安全范围内,实现了稳稳降落。
而中美两国在飞船着陆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飞船选择在陆地着陆,而美国飞船则更倾向于选择大海降落。
中国飞船在着陆时,需要依赖反推发动机进行缓冲减速。这个过程虽然能够确保飞船安全降落,但也带来了火光与烟尘等现象。
同时,着陆状态还受到地形和侧风等因素的影响,直立或侧翻都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而美国飞船则选择了大海作为降落地点,由于海水的缓冲作用,飞船在着陆时无需依赖反推发动机进行减速。
因此,着陆时无火光、无烟尘现象发生。此外,大海还为飞船提供了一个相对平坦、稳定的着陆环境,降低了着陆时的风险。
在神舟系列飞船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同时,中国航天事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的研制进展,无疑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昊龙货运航天飞机采用特定的技术方案,发射时使用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完成任务后,返回时可在机场跑道水平着陆。
这一特点使得昊龙货运航天飞机能够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空间站货物运输的成本。同时,由于返航时无需依赖反推发动机进行减速,也避免了火光、烟尘等现象的发生。
从神舟十八号的着陆瞬间,到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的研制进展,中国航天事业在不断探索未知、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也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