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赫的办公室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北京国家广告产业文创园内。在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个用多种语言书写着“和平、民主、自由、公平、发展”等词语的金色铭牌。
这些是马赫和他的朋友们共有的追求与愿景。
马赫来自阿富汗喀布尔,今年是他在北京生活的第十年。这些年来,一批批国际人才涌向北京,马赫作为创业导师,一直致力于帮这些人才孵化梦想,寻求“中国机会”。
从北京街头的迷茫旅人,到如今引领国际人才“扎根”中国的创业导师,马赫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场蜕变。
01 创业是马拉松,
也是责任
在2014年来中国留学之前,马赫对中国最深的印象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年,他的跆拳道学长在北京奥运会上为阿富汗夺得了历史上第一枚奥运奖牌。
学长的成功,加深了马赫对北京的心驰神往:“在我的意识里,北京是一个面向世界的超大舞台,也可能是我走向世界的最大机会。”
当时,他有了强烈的出国读书的想法,父亲告诉他,出国读书必须靠自己。当时,他申请了多个国家的留学项目。最令他开心的是,第一个回复的是中国的奖学金项目。
确定了要到中国北京留学,马赫立刻着手办签证、买机票……他把对未来的所有憧憬全部装进了行李。
但出乎预料的是,刚一落地北京,他就因为不会中文,闹了“乌龙”。
夜里12点,他本来想打车从首都国际机场到目的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结果出租车司机却将他送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当他在北外的宿舍门口被拦下时,才知道自己被送错了地方。幸运的是,一个外国人恰好到北外接朋友,马赫与对方一番沟通后,对方把马赫送到了二外。
经过一夜折腾,接近天亮时,马赫才在二外的宿舍安顿下来。不过,这不算顺利的开局也有个好处,就是让马赫意识到,中文是必须放在首位攻克的难题。
马赫学中文并没有循规蹈矩。因为他认为,语言学习的核心是“用”,只要双方能够理解彼此的意思,语言就起到了作用。于是,他将学习语言的方法总结为“目标+场景+习惯”,即把与人交流作为目标,在场景中不断练习,养成每天说的习惯。
“主攻”中文的那段时间,他在大街上,看到任何不认识的汉字都要拍下来回去查;和中国人聊天,遇到不会的句子,也会立马拿本子抄下来。“当时我发现身边很多人学中文的目标是应付考试,但我的目标是交流,所以每天都会找各种机会练习。”
中文是马赫学会的第7门语言。除了母语普什图语,他还掌握波斯语、乌尔都语、阿拉伯语、法语和英语等5门外语。
利用5个月的时间“攻克”语言关后,马赫顺利地进入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攻读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学校里浓厚的国际氛围让这个阿富汗小伙子非常放松。他在那里结识了许多国家的同学,拓宽了自己的国际视野。
2016年,马赫当上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校友会副秘书长,从那时开始,常有留学生找他倾诉在中国找工作的烦恼。
马赫的执行力很强,一遇到问题就要立刻解决。他的解决办法就是——举办招聘会。在校期间,他帮助学校举办了多场面向留学生的招聘会,其中一场吸引了50多家企业,提供了100多个岗位,500多名国际人才参与。
2016年是中国互联网创业蓬勃发展,掀起“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浪潮的一年。一次,班主任找到马赫,问他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同学的创业团队。原本打算在投行找一份安稳的白领工作的他,抱着试试的心态同意了。
于是,他与团队一起参与了“留学中国|云网”创业项目的设计,为各高校建立起一个服务国际学生的平台。该创业项目还在当年的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
也是这次经历,激发了马赫创业的热情与信心。2018年,在一次短期支教活动中,马赫发现中国偏远地区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很渴望,于是他和朋友创办了一家名为YOOFU少年国际文化教育公司,专注于研发和设计国际教育课程。
马赫
大学生创业,会遇到很多挑战,马赫和伙伴们也是如此。创业初期,由于缺乏资金,团队轮流到成员们各自的学校食堂“借地方”开会——今天在清华,明天在北大,有时随便在学校里找个少有人经过的走廊就把会开了。
创业三个月后,团队成功谈下了第一笔融资,才有了专用的办公室。
不过,那段时间,学业还是占据着马赫全部的白天时间,他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创业,常常要工作到深夜,几乎所有的周末,他都是在办公室加班度过的。
“没办法,工作量太大,从项目合同到员工社保,我都要管。”马赫说,“创业就像一场马拉松,缺乏毅力的人会被淘汰,(因为)过程非常残酷。”
02 “中国通”创业,
帮留学生寻找“中国机会”
责任感是马赫最显著的特质之一,他常说,“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责任。”
作为留学生圈中的“中国通”,他经常被留学生们“需要”,去解决一些大家在中国发展的机会问题。于是,马赫开始思考问题的根源,并尝试解决。
他反复琢磨着和他一样的留学生所面临的共同困惑:在中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能做些什么?他回想起本科时,和他同班的留学生有20个,但只有他一人留在了中国发展。“我记得我们那一届全校有200多名留学生,毕业后留在中国发展的也屈指可数。”这让他想到,可以把“如何帮国际人才进入中国企业”变成自己长期的研究课题。
马赫在参加某活动
马赫最初的想法是搭建一个招聘平台,便于企业和人才之间直接沟通。然而,他很快发现,国际人才进入中国企业的最大难题是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在劳动市场中,企业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份漂亮的学历,而是要应聘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企业需要的必备技能和能力。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外国留学生,都需要尽早掌握这些技能、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以及如何实现自我价值。”马赫觉得,大学期间尝试创业可能是培养这些特质的最佳途径。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一位项目负责人在咖啡馆聊起这件事,就随手在餐巾纸上画出了公司的蓝图。
“你应该参加创业大赛。”那位负责人看了马赫描画出的公司轮廓,便立刻向他介绍了“ITEC”,彼时名为“OTEC”海外人才创业大会,是朝阳区国际化的创新创业生态和人才工作品牌。该活动通过举办全球创业大赛、创新峰会等活动,为海外人才归国或来华创新创业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马赫欣然接受邀请,参加比赛并获了奖,还拿到了“初创企业开办费”。2021年,他的北京无限港文化科技有限公司(NHUB)正式成立。
公司搭建起来后,马赫便立刻行动起来,开始手把手帮外国人从0到1地在北京注册公司。截至目前,马赫和团队已经为近百家外籍人才在京的创业项目提供了落地服务。
马赫与ITEC参赛者合影
03 孵化梦想:把国际人才
“聚起来、用起来”
为了把国际人才“聚起来、用起来”,马赫的公司于2021年在北京朝阳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的支持下发起了“国际校友人才联盟”项目,并开展了“机会实验室”系列活动,通过聚集行业专家等相关人士,围绕国际人才的热点话题展开交流,探索国际人才在中国的发展机会。
同时启动的还有一项创业启航计划,主要引导创业者从初期概念到全面运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搭建项目。
日常,马赫最主要的工作是与国际人才会谈,了解他们的创业计划。每年他都会与五六百个国际创业项目的负责人沟通,判断他们的商业构想是否可行,并进一步为他们的项目提供孵化支持。
作为创业的前辈,马赫会“现身说法”地指导国际创业人才从零开始打造企业。他也将自己在中国注册公司的流程与经验总结成文档,分享给前来咨询创业问题的留学生。
马赫还整理出了一份英文版的北京“两区”建设——即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相关政策介绍,发布在NHUB的公众号上。
马赫为其他创业者分享经验
在马赫看来,北京的营商政策有一个明确的“蓝图”。符合发展方向的创业项目一定能够得到有力的政策支持。在他自己的创业之路上,中国包容性强、知识氛围浓厚的环境为他提供了无数支持。“只要我有想法,大家都会无条件地鼓励和帮助我。”马赫说。
讲起北京以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时,马赫总是神采飞扬。作为一个在京创业的外国年轻人,他对“两区”建设的相关文件相当熟悉,能够精准地解读文件中外籍创业者在京创业可享的优惠政策,还很了解如何简化和优化贸易流程,如实施外国人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两证联办”等措施。
“北京真的很重视人才,在推进国际人才就业便利上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我需要把这些告诉我们更多的朋友。”马赫说。
“无论是做创业指导,还是为外国朋友举办招聘会,我觉得都是为国际人才创造在中国发展的机会,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
马赫还向北京青年报记者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某天他走在路上,一位外国人走过来与他握手,并不停地说“谢谢”。
马赫有点想不起对面的年轻人是谁,对方主动表示,自己是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留学生,通过马赫举办的招聘会,顺利在华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马赫的团队目前已经帮超过30家外资企业在北京落地。今年落地的16家外企,分别来自美国、法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涵盖新能源、法律、贸易等多个领域。
十年时光,马赫不但适应了中国的节奏,也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在与中国的共同成长中,他已经从陌生的来客,蜕变为与这片土地心心相印的同路者。
马赫与创业者们合影
04 十年“同行”,
早已不再是异乡人
马赫知道,越来越多的变化,正在北京发生。与北京的发展“同路”十年,他深感自己不仅仅是这个城市的旁观者,更是参与者。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选择来中国创业,他亲眼目睹了变革的浪潮日益高涨。
2024年10月30日,第十二届朝阳国际人才创业大会(ITEC2024)全球总决赛在京开幕,吸引了超过5500名外籍人才和1883个境外项目参与。而在这背后,马赫作为海外联络负责人,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马赫看来,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经济互动,不仅为中国的发展进程增添了动力,也为全球范围内的创新与创业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马赫参与“一带一路”上的青春力量演讲
前不久,他发了一条关于来北京十周年的朋友圈:“10 years in Beijing! 在北京生活了十年,昨天偶然经过二外,回忆起2014年首次来到这里,开始了我的中国生活。这十年在朝阳飞逝,经历了许多事情,结识了许多朋友。北京、朝阳、贸大见证了我成长和成就。我感激在这里学习和追求梦想的机会,并想感谢一路上支持我的朋友们。期待未来十年,并感谢朋友们为我的中国十年庆祝准备的惊喜。”
马赫微笑着翻看朋友们的点赞与祝福,他知道,在这片土地上,他早已不再是异乡人。
夜幕降临,北京的灯火辉煌,马赫心中默默许下一个愿望:愿未来的日子里,他能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贡献更多力量。
他相信,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每个外国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他们不仅能在这里实现自我价值,也会将智慧和经验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
撰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实习生 林乐澄、刘程、孟伊娜
统筹 | 林艳 张彬
图片 |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