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厌恨自己父母

布衣粗食 2025-04-21 14:43:53

有些人,连父母都要厌恨,哪怕因此背上不孝的骂名。

为什么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费尽心思供养,却成为了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父母以有孩子为乐,为最大的骄傲;孩子却恨父母把自己带到人间。

不对等的思维,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不管怎样,冤家宜解不宜结,总要去找到其中的真相,然后对症下药,积极解决问题。

01

无所不在的爱,让人反感。

在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如何从社会心理学方面解读,年轻人越来越埋怨原生家庭?

高赞的答案中,有这样的描述:父母天天洗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父母总是说“谁家的谁”,反正成绩比他更好;家里总是谈孝道,父母还身体力行,体现孝道;父母很焦虑,这个姑娘大了,嫁人难......

我们还看到这样的回复:孩子在学校坐了一天,听了一天的课。到家里,还要接受父母的教育,听一些大道理,要是不听,父母就觉得孩子不懂事,让人无话可说。

从父母的眼里,对于孩子的前程,已经考虑到了,因此各种提醒和介入,这是爱的表现。父母的言行,似乎给人一个信号——孩子的成长,比自己的命更重要。

在孩子的眼里,父母蛮横无理,居高临下。父母的爱,适得其反,不是自己想要的。

作家池田大作说过:“即使是孩子,也有一个人格,也是一个独立的人,这个前提必须明确,孩子决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的人格是构成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

孩子一步一步成长,是在努力获得自由,争取自主。

父母参与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却在努力干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控制欲。

就是孩子成年之后,父母还各种担忧,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尊重其独立的人格。

当父母的爱,变成了感情的绑架,那爱就很多余了。

父母费尽心思给孩子房子、车子、工作机会,都成为了孩子人生的负担,如枷锁一般。

02

越在底层的年轻人,越会抱怨自己的父母。

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按照常理,一个人成年之后,就应该靠自己了。

对错,成败,都要求自己去改变。父母只能是帮忙,而不是代劳。

但是很多年轻人,在自己混得很糟糕的时候,就开始抱怨“为什么我不能够拼爹拼妈”?

现在的网络很发达,我们分分钟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其他年轻人的生活状况。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人与人的横向对比”。

比方说,一个农民的儿子,和企业家的儿子对比,起点就差距一大截。农民的儿子,难免就心生厌恨,为什么自己那么命苦啊。

而父母呢?并没有办法保证自己很厉害,哪怕父母拼尽全力,也就是家庭温饱,有房子有车子而已。

能够给子女留下几百万的父母,都是凤毛麟角的。

一边在期待,一边是无法满足期待。这人与人的心理落差,情感隔阂,就产生了。

在“犯罪心理学”上,有这样一句话:“基因负责上膛,性格负责瞄准,环境扣动扳机。”

一个人的成功,受到了原生家庭、自己的努力、周围的环境的影响。如果一个人不成功,完全归咎原生家庭,那父母是承受不起的。

年轻人进入社会之后,家庭没有资源,社会环境却比较糟糕。这让人看不到希望,情绪一直在攀高。

通常,低层次的年轻人,没有高的文凭,也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远大的理想。贫穷限制了想象,那就只能想着家里的三瓜两枣,越发不对劲。

想一想,年轻人自己都混不下去了,还谈什么感恩?用什么感恩父母?

03

已婚的年轻人,爱孩子,胜过爱父母。

我是70后,我的父母已经七八十岁了;我的孩子二十岁左右。

站在中年人的位置,我从父母的身上,看不到希望,只看到他们“格局太小、整日翻开几亩地、收入可怜”。我也庆幸,自己摆脱了父母的生存方式。

我还看到了孩子正在上学,学一技之长,能够去大城市谋生。

相信很多已婚的人,都和我有类似的感受:孩子暗示着家庭的希望;父母预示着家庭的麻烦。

你到底是爱“希望”,还是爱“麻烦”?答案不言而喻。

很多年轻人,住着父母提供的房子,却不让父母一起住。他们只是愿意让孩子常伴左右。

在大城市,很多年轻人宁愿花钱请保姆,也不让父母带娃。父母的认知太低,习惯太陈旧,也太啰嗦了,还没有退休金,这都成为了年轻人爱不起来的原因。

父母的育儿经,所谓的成功学,在自己身上都没有灵验,那么拿到子孙身上,怎么会灵验?

04

简单来说,年轻人厌恨自己的父母,是代沟、家庭穷、过度爱等方面引起的。

但是我们总不能一直恨下去吧,总要找一条退路,维系两代人的关系。

其一,和父母深度交谈一次,请父母热爱学习,跟上这个时代,别一直老生常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其二,和父母保持距离,就算父母爱带娃,也要有规矩。等娃大一些,那就父母回自家好了。

其三,寻找父母身上的优点、缺点,然后扬长避短。千万别什么都信父母的。父母的话,听一听,别太当一回事。

两代人要彼此承担责任,但是不要总是谁对谁负责,人都是独立的,尊重大于干预。

万一我们改变不了父母,我们就只能改变自己。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2 阅读:93
布衣粗食

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