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个厦门人都知道陈嘉庚先生。他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他倾注毕生心血致力于振兴民族教育、支持抗日和革命,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生都尊称其为“校主”。
来厦门旅游,来这座位于嘉庚公园北门的陈嘉庚纪念馆就显得格外有意义。纪念馆外观为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走入馆内,首先看到的就是陈嘉庚先生的汉白玉雕像,右手拄拐杖、左手背在身后,身姿挺拔,雕像后面海天一色,海面浪花翻滚,天空纯净广阔,或许正寓意了陈嘉庚先生为国为民的宽广胸怀。
馆内设有两个基本陈列,生平陈列中“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八个大字是对陈嘉庚一生的最高赞誉。生平陈列包括“陈嘉庚生平大事记”“南洋巨商矢志报国”“倾资兴学情系乡国”“纾难救国民族之光”和尾声五个部分,藏品丰富,内容详实生动,值得细细观看。
从陈嘉庚公司的沙盘模型可以看出当时陈嘉庚所办企业的规模,后因世界经济不景气和日商恶意低价倾销橡胶制品、焚烧陈嘉庚的橡胶厂,使企业元气大伤。为了维持集美和厦大的生存,陈嘉庚不但牺牲了自己的全部企业,个人生活也极尽节俭。
陈嘉庚17岁时便前往新加坡和父亲学习经商,后父亲晚年实业失败,欠债20余万元。注重信誉的陈嘉庚虽然经济拮据,却宣布“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决代还清以免遗憾也”。经过几年时间,最终连本带利还清父亲所欠债务,成为新加坡华人商业史上的一大佳话。
挂在馆内的大钟格外醒目,大大的“中”字让人印象深刻。“钟”牌商标是陈嘉庚为产品注册的商标,取其音同中国的“中”,同时寓意警钟长鸣,以唤醒民众的爱国热忱。
展馆内的装饰布置极具南洋风情,大幅黑白照片和珍贵实物营造出浓郁的时代感,走入其间仿佛走进了19世纪中期,走进华人下南洋的艰辛历史中。
大型油画再现了厦门大学创建初期的情景。展柜中依次排开的五座建筑就是人们熟知的“群贤楼”群,它们中西合璧、雄伟壮观,是厦大的诞生发源地。
为了反击反动派在南洋地区的舆情误导,陈嘉庚在新加坡创办了《南侨日报》。陈嘉庚先生曾亲自撰写了《辨匪》一文,以笔为枪,用大量事实说明真正的“匪”是谁和华侨的爱国之心。
对于厦门来说,陈嘉庚先生是一座高高伫立的精神坐标。想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记得走进陈嘉庚纪念馆,重温历史,传承嘉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