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69年,一天深夜,周总理急忙敲开了毛主席的房门,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没成想

1969年,一天深夜,周总理急忙敲开了毛主席的房门,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没成想,毛主席听后,却不慌不忙地回应说:“放2颗原子弹,但先不要对外公布。”这是怎么回事?

原子弹的威力巨大,“投放”原子弹,目的就是为了证明实力强悍,起到威慑作用,就像当年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的“杰作”一样。

周总理带来的“坏消息”是什么?毛主席为什么决定“悄无声息”放2颗原子弹?

1969年,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格外冷淡,珍宝岛一战,中国出于自保、也出于自卫,进行反击。

谁料,中国做出的反击,还是让苏联有些消化不了,又有些恼羞成怒,颇有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感觉。

中苏边境线周围的气氛剑拔弩张,苏联内部的一些高层都将中国视为“威胁”,希望给中国来个厉害瞧瞧,最好是一举将中国的壮大掐灭在萌芽状态。

其中,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就主张对中国进行一次核打击,直接“效仿”美国当初的行为。

当时,中国也研发出了核武器,但是中国的核武器到底发展到了哪一步?是否成熟,苏联对此一知半解,因为当时中苏关系已经出现了严重裂痕。

苏联当时的想法就是给予中国一次痛击,据闻苏联准备进行核打击的地方就包括中国在罗布泊的核试验基地,也有一些十分重要的城市。

苏联方面有意对中国进行核打击,中国难道就会坐以待毙吗?中国的信号监听根本不是吃素的,苏联那边刚有些风吹草动,中国就得知了这一“噩耗”。

周总理得知“苏联有打算对中国采取核打击”的消息之后忧心忡忡,思来想去,周总理觉得十分有必要将此事告知主席,希望主席给拿个主意,早日做出应对之策。

1969年8月的一天深夜,明明是夏日炎炎,周总理却感到一股透骨的冷风,前往寻找主席的路上,竟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周总理不敢想,若是一旦苏联行动,届时中国的千千万万群众又当如何?

周总理小心翼翼叩响了主席的房门,已经深夜,主席还没有休息,依旧在处理政务,有些昏暗的灯光,映照在主席和蔼可亲的脸颊上。

得到主席的允许后,周总理立刻进去表明他深夜前来的原因:“主席,据可靠消息,苏联准备对中国进行核打击,怎么办?”

主席听到“核打击”几个字时,眉头拧成了麻花,良久没有说话,周总理也没有打扰,即便脸上一脸焦急,他知道,主席这是正在思考应对的办法。

良久,主席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随后说了一句话:“放2颗原子弹,但先不要对外公布。”

主席这么做是何意?周总理一听眼前一亮,浑身紧绷瞬间松懈下去,原来,这句话就是主席冥思苦想的办法。

早在1964年的时候,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便试爆成功了,不过中国研发原子弹,也只是为了自保,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

当时,举世皆惊,中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都有了显著提升,但试爆成功之后,中国又沉寂了,似乎从未研发出过什么原子弹。

距离第一次原子弹试爆成功,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5年,中国从未停止过研究的步伐,苏联企图用核武器打击中国,届时有多少群众将受到伤害,又有多少地方将数年寸草不生?

这无疑是最坏的结果,而主席此举恰恰可以将这种结果彻底杜绝!

苏联虽然想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可也不敢轻举妄动,若是中国公开搞核试验,无疑是与苏联站在了对立面,正面硬刚,可若是如主席所言,悄悄让原子弹试爆,苏联一定会监测到,届时……

周总理明白,主席走的这一招叫做“敲山震虎”!

1969年9月23日,中国在罗布泊搞了一次秘密核试验,地下爆破,威力大概在20万吨当量;1969年9月29日,中国在罗布泊又搞了一个大气层试验,威力在300万吨当量左右。

中国两次核试验试爆,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这足以证明中国不仅能够造出实用的核弹,还能够扔出去。

这么大的动静,苏联想不知道都难,苏联一旦得知这两个消息,主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震慑!

此番之后,苏联明白中国的核武器研发远比他们想象中的厉害,但中国的实力到底如何?会不会更高,苏联不敢赌。

那年的国庆节,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远处眺望,苏联也没有做出下一步动作,10月20日,中苏双方在北京进行谈判,至此,局势缓和了不少。

后来,众人才明白,玩兵法,苏联根本玩不过主席!

参考资料:镜观·回响|历史的记忆和真相永不褪色 怒江大峡谷网

评论列表

一呆再呆
一呆再呆 17
2025-07-03 15:20
毛主席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