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观谭|姜宝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小议山水画写生

半岛都市报 2025-01-10 15:51:39

姜宝昌,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青年艺术中心画家。美术学博士,中国国家博物馆博士后。参加多项国家级展览和课题研究,多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我国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理念对我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这个创作理念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何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简而言之,就是画家要以造化为师,深入自然,观悟察心,通晓自然规律,丰富对自然的精神感受,把造化之美,升华为艺术之美。它既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核心思想之一,又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哲学思想和美学意义,对当下写生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高度概括了“立万象于胸怀”的审美过程,即从自然万象(造化)到艺术意象(心源)。“师造化”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完成北宋绘画理论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身及山川而取之”的美学命题,即画家要在真山真水的写生中进行审美观照,要做到“遍历、广观,然后方知笔墨去处”,“遍历”和“广观”是“外师造化”的重要方法。

“遍历”,需要画家综合自身的传统文学修养去行万里路,通晓诗词、书法能使绘画雅正,不流俗。比如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何加林创作的《仁怀山区写生》《柳坪写生》两幅作品,他以空灵的笔墨描绘了古村、老树、菜田等诗意化的乡村美景,有一种淡淡的乡愁在作品中弥漫。这是他遍寻传统村落,以诗达意,以画存形的结晶。画家要带着一颗文心,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热情遍游山川,在客观实景的游历中将审美体验与创作融会贯通,使传统笔墨精神与时代物象表达相统一。

何加林《柳坪写生》

“广观”,要求画家在写生中合理把握观察事物与认识规律的方法,即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行走于高山大野、山花烂漫之间能够“远观其势,近取其质”,比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卢禹舜创作的《古长城写生》《山村写生》两幅作品,从大处着力显势,注重景物的取舍、意境营造,在笔墨关系上营造万千气象。从小处着眼求变化,精雕细琢表现一山一石、一花一草,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全新语言风格里的浪漫气息,渗透出“广观博取,精严其形质”的审美特征。所以说,“广观”需要画家通过观察研究自然规律,取得宏观的认识,而后尽其情意,再从微观层面由小观大,由表及质,由此参悟山水画的内在之美。

卢禹舜《山村写生》

“方知笔墨去处”讲的是对景写生的实践。“遍历”“广观”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第一个过程,即观察与发现规律。对景写生则是表现规律,是以笔墨取天地之生气,反映“观物观我”的全过程。体现在“技”和“道”两个层面。“技”是要求画家在积累素材过程中寻求到新的笔墨语言,在笔墨之美中创造出新的表现方式,在尊重自然美的基础上找到一种在中国画审美范畴内的理性表达。比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李岗创作的《南坪写生》《阿勒泰写生》两幅作品,充分表现了地域题材与意境营造的独特价值,不同的地域风貌采用不同的笔墨语言,湿笔晕染、枯笔皴擦等手法的运用十分恰当地表现了“自然与我”的特殊个性,独特的地域风貌造就了独特的笔墨语言。笔者的作品《古村秋韵》《秋林写生》则是经过对北方秋天的审美沉淀,在笔墨语言上尝试了传统与现代碰撞融合的方式,在色墨混合使用、枯湿浓淡、疏密取舍的对比中表现自然的生命力,画面的现场感十足。“道”则要表现出山水的神、情、气、韵,作品要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精神,要能赋予自然万象以人文精神属性,这是中国绘画的精妙高深之处。

李岗《阿勒泰写生》

“外师造化”强调艺术创作要以自然为师,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与素材。而“中得心源”则指出,艺术创作并非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要经过艺术家内心的加工与提炼。艺术家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会凭借自身的情感、思想、审美观念、文化素养等对所感知的自然物象进行筛选、整合与再创造。同样面对一座山峰,不同的画家由于内心世界的差异,会创作出截然不同的画作。一位心境豁达、追求雄浑壮阔风格的画家可能会突出山峰的巍峨险峻,用粗放的笔触和浓烈的色彩展现其磅礴气势;而一位性格细腻、偏好清幽意境的画家或许会着重描绘山峰间的云雾缭绕、林泉幽咽,以淡雅的色调和细腻的线条营造出空灵静谧的氛围。艺术家内心的情感波动也会融入作品之中,当画家处于喜悦欢快之时,笔下的自然景物可能会被赋予明亮的色彩和活泼的形态;若处于忧愁悲伤之际,作品则可能弥漫着阴郁低沉的色调与凝重的氛围。

姜宝昌《古村秋韵》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在写生中解读自然、表现自然,是实现“物象之真”和“规律之真”,实现山水画“观、行、居、游”之妙境的不二法门,同时也是达到客观和主观互通互融、高度统一的最佳方法,从“造化”到“心源”,通过主客观互通互融、高度统一的方法,将自然万物转换入有情思、有生命的艺术世界中,是升华自然表象、开物参化的必由之路。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仅有 “外师造化” 而缺乏 “中得心源”,艺术作品会沦为对自然的机械复制,缺乏灵魂与个性,难以触动人心。反之,若仅有“中得心源”而忽视“外师造化”,作品则会成为脱离现实的空想臆造,显得空洞无物,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与认同。这一理念贯穿于中国众多艺术形式之中,无论是绘画、书法、诗歌还是园林艺术等,它体现了中国艺术追求主客观和谐统一的审美理想,既尊重自然、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表现自我。在当今时代,这一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启示意义,提醒着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要平衡好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与内心世界的表达,创作出既有深厚内涵又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引导着欣赏者从这两个层面去理解和感悟艺术作品,深入领略艺术的精妙之处。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