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时间迎8个娃,靠8头猪撑家,这对重庆夫妻的生活怎么样?

深巷栀子香 2025-02-19 10:42:44

很多人觉得,生孩子的事,是可以计划好的,但现实往往比计划复杂得多。

周超和胡小红这对重庆85后夫妻,本来以为他们最多也就是一儿一女,凑成一个 “好” 字。

可如今,他们家里竟有了四个男孩和四个女孩,整整八个孩子。

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呢?

事情要从他们年轻时的一次“意外”说起。

17岁和18岁的年纪,对于很多人来说,正是读书、规划未来的时候。

但对胡小红和周超来说,婚姻和家庭来得更早了一些。

两人在工厂里相遇,日久生情后回到家乡结婚,开始了生活的新篇章。

刚结婚那几年,两人本打算生两个孩子,也没打算多。

但农村里,孩子和田地一样多总是好事。

头两个孩子如愿生了健康的儿子,小夫妻俩感到生活很充实了。

可命运有时候就是爱和你“开玩笑”,第三个孩子意外来临,父母觉得既然来了就生一个女孩吧,这样将来也有个女儿陪伴在身旁。

谁能想到,意外一次还不算完。

接下来的几年,一些因为疏忽,一些因为计划外,四五六七个孩子紧接着出生了。

胡小红每次都喊“这是最后一个”,但过不了多久,他们的大家庭规模就又刷新了——直到第八个孩子,才算真的画上了句号。

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有些人说是甜蜜的责任,也有人觉得是一辈子的重担。

这么多个孩子,光他们的吃穿就能让夫妻俩喘不过气来。

周超和胡小红开始从生活中挖掘一切可能的出路,让日子能过下去。

夫妻俩不想单靠地里的收成,决定搞点副业帮补。

起初,他们尝试过养牛,可牛奶挤出来后没人收,一头牛顶着好几千块的成本,最后到手的收入却少得可怜。

后来,他们试过养鸡——别提了,鸡多的时候,满院子都是羽毛乱飞,连家里人吃饭都不得安稳。

于是,他们最终选择养猪。

猪圈修得不大,能容纳十来头猪,但胡小红总怕太忙,就每年稳定控制在八头猪的规模。

一头猪两百斤,按行情好时的价格卖出去,勉强能凑够几个孩子的生活费,再加上地里种的玉米和丈夫外出做零工的钱,日子过得紧巴巴,但能撑得下去。

不过,经济压力并不是唯一的难题。

孩子们从小到大,衣食住行都要人搭理。

尤其是天气一冷,有的孩子感冒了,其他几个准保也跟着病倒。

夫妻俩要背着他们去医院,熬夜守在孩子床头,连个好觉都睡不上。

说是养猪累,可和照顾孩子的强度比,夫妻俩反倒觉得猪更“省心”了。

说到底,日子再苦再累,总能从孩子身上找到些安慰,或许这就是父母的天性吧。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孩子们也慢慢长大了。

他们开始懂事了,也知道帮父母分担点力所能及的小事。

家里厨房总是最热闹的地方,每次胡小红开始切菜、烧火,总能听到几个孩子围在身边问:“妈,我帮你端盘子吧?

”“这个菜该怎么洗?

”饭吃完了,几个大一点的孩子还会主动收拾桌子,拿着扫帚把家里的土扫得干净。

别看孩子年纪小,干起活儿来特别认真。

周超带着孩子们去田里干活时更是有意思。

这些小不点啥都不会,但锄地或拌饲料时,他们照着爸的样子“学得特别起劲”。

夕阳西下,微风吹过,田里的画面看起来散发着一种特别的温暖。

当然,家里也有一些学习特别优秀的孩子。

二儿子从小在班里成绩拔尖,老师还建议夫妻俩送他去县里的私立学校。

可是这种好学校的花费可不低,周超为了供孩子读书,只能接更多的零工,而胡小红也加大养猪的规模,每天忙得团团转。

不过,每次提到孩子们,胡小红的眼神里总是能看到满足。

“当看见孩子们争着比高,追着成长的时候,觉得之前吃的辛苦都值了。

俗话说“多子多福”,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清楚。

周超夫妻俩一开始也怀疑过——这么多孩子是不是太多了?

他们压力大的时候也会想,如果是两三个孩子,日子是不是会轻松一些?

但生活再忙碌,孩子们给的感动却不断冲淡那些辛苦的时光。

村里的邻居们常夸他们,“你们这8个孩子以后都孝顺,全是福气!

”夫妻俩听了,嘴上谦虚地说“可别夸”,但笑容却藏都藏不住。

每个人对生活的定义都不同,周超和胡小红选择了他们的路。

虽然8个孩子看起来是负担,但也成了他们生活中最真实的动力。

从旁人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或许很难,但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每一份付出了辛苦的日子,却投射出了更大的希望。

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证明,幸福并不取决于拥有多少的物质财富,而是每一天用尽全力,为自己所爱的家人多撑起一个未来。

或许,也只有真正“走”过了这片平凡的土地,我们才能明白,他们所追逐的幸福,有着怎样的分量。

0 阅读:1
深巷栀子香

深巷栀子香

深巷栀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