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她是《高山下的花环》连长梁三喜原型的遗孀!2007年,她贷款2000元作路费,带

她是《高山下的花环》连长梁三喜原型的遗孀!2007年,她贷款2000元作路费,带着两个儿子从贵州大山里来到云南屏边烈士陵园,这是丈夫牺牲28年后他们全家第一次团聚,她抱着丈夫的墓碑,痛哭流涕。 看过《高山下的花环》的朋友们应该都记得,让赵蒙生从胆小怕死完成蜕变的人,正是他的连长梁三喜。 梁三喜用自己的生命救下了赵蒙生,他牺牲前寄给妻子的家书中,交代如果自己牺牲了,人死不能债消,拜托妻子帮助自己还债,这件事并非虚构,他的原型正是35240部队副连长——王发坤。 1968年,王发坤和李金花这对恋人种下一棵梨花树,约定:“金花,你照顾好自己和父母,待梨花盛开,我便回来娶你!” 王发坤怀揣军人梦参军入伍,李金花则在老家默默等待,1974年,王发坤遵守约定,将李金花娶回了家。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王发坤毅然奔赴前线,在战斗中,他在炮弹落下前,扑倒战友罗顺良,自己则在爆炸中壮烈牺牲。 他生前曾遗言,要妻子还清为盖房借的2000元债务,李金花接到丈夫的遗言和遗物时,一度难过到晕厥,但她拒绝改嫁,历经11年艰辛,用自己的血汗还清了这笔欠款。 到了2007年,她终于得知丈夫葬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因没钱去祭奠,让儿子贷款2000元,才得以千里迢迢奔赴陵园,与牺牲28年的丈夫“相聚”。 王发坤在战场上舍生忘死,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尽显军人的忠诚与勇敢,李金花在后方独自扛起家庭重担,信守丈夫遗愿还清债务,诠释了诚信与坚守。 烈士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家人却要承受生活的重压,这实在不应该,社会必须重视起来,给予烈士家属足够的关怀和保障。 英雄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们绝不能让他们的家人在风雨中独自承受。 (信源: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主人公“梁三喜”原型,来自毕节这里!——中国毕节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