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2年,四川挖出一具遗骸,脚带七八斤大铁链,脚踝钉有四颗大铆钉,此人竟是失踪

1982年,四川挖出一具遗骸,脚带七八斤大铁链,脚踝钉有四颗大铆钉,此人竟是失踪了40多年的红军师长。 春耕时节,农民杨先富正用锄头清理自家地头那棵老泡桐树下的杂草碎石。 突然,锄尖好像磕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 他以为是块石头,便用手扒开泥土。 结果,他却发现是一段粗粝、沉重、锈迹斑斑的铁环! 当泥土被层层刨开,眼前的景象让他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很快,消息惊动了乡里,公安、文物和民政部门的人赶到了现场。 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03年,王光泽出生于湖南衡山一个赤贫农家。 少年失学的他,做过木匠、短工。 1926年,革命浪潮席卷湖南,他投身工农运动。 1930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迅速成长为一名骁勇善战的军事指挥员。 从赤卫队长到警卫连长、营长、独立团长,他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指挥才能,在湘赣边界的崇山峻岭中与敌人周旋。 1933年,他率领的独立团被编入红六军团,他任主力团团长。 1934年8月,红六军团奉命西征,为中央红军长征探路。 10月,红六军团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在酉阳南腰界胜利会师,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此时,中央红军正深陷第五次反“围剿”的困境,准备战略转移。 为策应中央红军突围,红二、六军团主力决定东进湘西,吸引和牵制敌军主力。 掩护主力的重担,落在了新组建的黔东独立师肩上。 师长,正是王光泽,政委,是段苏权。 这支仅千余人的部队,面对的是数十倍的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围堵。 王光泽率领独立师,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 短短半个月内,与敌激战二十余次。 然而,敌我力量悬殊,战斗异常惨烈。 独立师伤亡惨重,弹药告罄,补给断绝。 当1934年11月底,独立师转战至四川秀山大板场时,陷入了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 王光泽指挥部队依托险要地形,拼死抵抗。 政委段苏权在激战中身负重伤,血流如注。 弹尽粮绝之际,王光泽端起刺刀,大吼一声:“同志们,上刺刀!跟敌人拼了!” 他身先士卒,展开惨烈的白刃战! 他眼看突围无望,为保存革命火种,王光泽含泪下达命令分散突围! 战士们含泪告别,各自寻找生路。 王光泽在突围过程中,因一口浓重的湖南乡音暴露了身份,不幸被俘。 他被押往酉阳,落入了川军旅长田冠伍手中。 田冠伍起初试图诱降。 他以高官厚禄,妄图从这位红军师长口中套取机密。 但王光泽却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祸国殃民,坚定地宣告:“共产党万岁!工农红军万岁!” 诱降失败,敌人给王光泽戴上这副特制的沉重脚镣。 为了彻底剥夺他行动和反抗的可能,丧心病狂的敌人竟用烧红的铁钉,硬生生将脚镣铆钉穿透他的脚踝骨! 王光泽咬碎钢牙,却始终未发出一声哀嚎。 他的坚贞不屈,让敌人无计可施。 蒋介石闻讯后,下达了“就地处决”的手令。 1934年冬,在酉阳龙潭镇邬家坡,年仅31岁的王光泽被秘密枪杀。 敌人草草将其遗体掩埋于一棵泡桐树下,那副沾满鲜血、钉穿骨肉的沉重脚镣,也随他一同长埋于冰冷的泥土之中。 48年后,当年目睹行刑过程的杨先富,因恐惧将秘密深埋心底近半个世纪。 直到1982年,国家征集革命文物,他才鼓起勇气,向政府报告了那棵老泡桐树下的秘密。 遗骸出土后,专家们震惊于那副独特的脚镣和穿透踝骨的四颗大铆钉。 这绝非普通刑具,而是特定历史时期、针对特定“重犯”的残酷手段。 结合遗骸发现地点、伤痕特征以及杨先富的证言,查阅大量历史档案,目标锁定在1934年于酉阳地区失踪的红军黔东独立师师长王光泽身上。 为了确证,经过有关部门找到了当年与王光泽并肩作战、后幸免于难的政委段苏权。 当他看到那副锈迹斑斑却特征鲜明的脚镣,尤其是那四颗深深嵌入踝骨的巨大铆钉时,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兵瞬间老泪纵横! 1983年11月,酉阳县政府为王光泽举行了隆重的遗骸迁葬仪式。 泡桐树年年花开,花香依旧,而树下曾深埋的苦难与荣光,已化作民族记忆中最深沉的烙印,提醒着人们和平的代价与信仰的力量。 主要信源:(上游新闻——重庆珍档∣1982年重庆挖出一无名遗骸,专家:他是48年前牺牲的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