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5年的北海寒夜,苏武在羊圈外沉睡时,一个匈奴女子突然钻进他的被窝。“滚开!我在大汉早已娶妻!”苏武愤怒起身,女子却轻笑:“忘恩负义之徒,忘了五年前是谁救了你?”
这声质问让苏武愣住。五年前他初到北海,被匈奴士兵砍伤后背,正是这对牧民父女救了他。可他仍坚持:“你是恩人,但我已有妻室。”女子冷笑扔出一块布帛:“大汉早把你忘了,你妻子早已改嫁。”
布帛上的字迹刺痛了他——汉朝以为他已死,追封虚衔,母亲去世,妻子改嫁的消息字字诛心。苏武红着眼眶瘫坐,任女子紧紧搂住自己。这个在苦寒之地坚守的硬汉,终究没能扛住故土的“遗忘”。
故事要从公元前100年说起。汉武帝派苏武率使节团访匈奴,却遇匈奴内乱,副手张胜私逃被抓,苏武作为负责人拔刀自刎未遂。匈奴单于欣赏他的气节,想招降却遭拒绝,便将他流放北海(今贝加尔湖),给了一群公羊:“公羊产崽才准归汉”。
北海生存环境恶劣,苏武挖野菜、捕田鼠,渴饮雪水,饿食棉袄棉絮,硬是靠着顽强意志活了下来。他日夜抱着代表汉使身份的节杖,杖毛脱落仍不肯丢弃,坚信总有归国之日。
直到这个匈奴女子的出现,打破了他的坚守。原来她是当年救他的牧民之女,一直默默关注着他。两人在北海相伴十多年,生下儿子苏通国,在苦寒之地相互取暖。
后来汉昭帝得知苏武尚在人世,向匈奴交涉要人。白发苍苍的苏武终于带着光秃秃的节杖回归大汉,离开时那个匈奴女子和儿子留在了北海。他在匈奴十九年,面对威逼利诱始终未改气节,哪怕得知故土变故,仍坚守着对国家的忠诚。
苏武的故事里,有对国家的忠贞,有对命运的坚韧,也有乱世中身不由己的无奈。他怀抱节杖牧羊北海的身影,成了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精神象征,那份跨越千年的坚守,至今仍让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