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空军买战斗机真是好眼光!先拒了歼-10CE,再签了土耳其“可汗”战斗机,又试韩国的KF-21战斗机。最近,印尼又跑到韩国,试驾了韩国自研的“第五代”战斗机KF-21。 歼-10CE在印巴冲突中表现出色,巴基斯坦用它击落了印度的“阵风”战斗机,性价比还高。可印尼,很可能觉得歼-10CE是三代半战机,不够“高大上”,一心想要五代机的“排场”。 但印尼选土耳其“可汗”,让人摸不着头脑。“可汗”还在原型机阶段,试飞次数屈指可数。发动机用的是美国F-110,推力不足还面临断供风险。隐身设计也有缺陷,用的是落后的加莱特进气道,隐身性能大打折扣。 虽然土耳其承诺开放生产线,允许印尼本土组装。可土耳其自己航空工业基础薄弱,连四代机研发都费劲,哪来的技术转让给印尼? 更可笑的是,土耳其还承诺“无条件退款”,但项目一旦延期,退款条款只会引发漫长的法律纠纷。 而印尼试驾韩国KF-21,同样不靠谱。KF-21号称五代机,却没有内置弹舱,隐身性能不足,被定位为4.5代机。韩国自己都承认,KF-21要到2030年后升级才能达到真正的五代机标准。 印尼现在试驾,就算签了合同,也得等上十几年才能拿到真正的五代机。 而且,印尼和韩国在技术合作中还有矛盾,印尼工程师曾被指控“窃取资料”,这合作能顺利吗? 印尼这么折腾,就是虚荣心作祟,一心想要五代机的声望,却忽视了实际需求。 还有印尼航空工业野心膨胀,想通过技术转让实现自主研发,却高估了自己的工业基础。印尼连三代机大修能力都不完善,却想直接挑战五代机总装,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另外,印尼在大国之间摇摆不定,既不想得罪美国,又想发展自己的航空工业,结果成了各国军贸市场上的“试验品”。 印尼空军的采购策略,就是“既要五代机排场,又想保留备选方案”的投机心理。可军事装备采购不是买衣服,体系兼容性、后勤维护链一旦选定便难以更改。 印尼这样东买西买,最终只会导致军费浪费与战力断层。 印尼空军的“好眼光”,其实是在国际军贸市场上交“智商税”。拒绝歼-10CE,选了技术不成熟的土耳其“可汗”和韩国KF-21,这些操作不仅没提升战力,反而让印尼成了各国军贸博弈的棋子。 希望印尼能早日清醒过来,别再被“五代机”的虚名冲昏头脑,真正从自身需求出发,做出明智的选择。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