厍狄干,是北魏、东魏、北齐时期的鲜卑族人,他在北朝政治军事舞台上颇为活跃,他的曾祖父厍狄越豆眷早在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在位时因为军功获得赐予的善无(今山西大同右玉旧城 )之西腊污山地方百里,之后率领部落北迁,从而定居在朔方 。 厍狄干的这一家族背景为他本人日后投身军旅、参与政治军事活动提供了一定基础 。他为人耿直少言,却有一身武艺 。北魏正光初年,他参与扫平逆党,被授予将军之职,开始在宫廷宿卫 。因为家在寒乡,不耐酷暑,形成了冬入京师、夏归乡里的特殊工作生活节奏”。 到了北魏孝昌元年(525年),由于北边扰乱,厍狄干先投奔云中,之后被刺史费穆送于契胡族首领尔朱荣,并以军中主将的身份随从尔朱荣进入北魏都城洛阳。在尔朱荣势力兴衰过程中,他又转而投奔东魏的北齐高祖神武帝高欢,跟随执掌高欢起兵,在韩陵之战中大破敌军,因为战功被封为广平县公,不久他又得以晋爵为郡公 。 然而在河阴之役(又名邙阴之役)时,诸位将领皆取得大捷,唯独厍狄干却擅自退兵,不过高欢念及他旧时有功,便未加责备和罢黜 。 到了后来,叛将高仲密以武牢而叛变,于是高欢讨伐,任命厍狄干为大都督作为前驱,当时高欢之子高洋自将兵至洛阳,军容甚盛,诸位将领犹豫是否南渡,此时的他力排众议决计渡河,于是高欢率领大军随后赶到大破敌军 。 厍狄干还担任过定州刺史,虽不擅长处理繁琐吏事,施政多有扰烦,但能以清约自居,不被官吏百姓所厌恶 。之后他又得以官迁太师。 到了北齐天保初年,厍狄干因为元勋佐命之功,因此他封为章武郡王,并且还得以改任太宰 。另外他还娶了高欢之妹乐陵长公主,于是他凭借这层亲缘关系,加上自身威望,为诸位将领所信服,从而深受高欢信任 。 由于厍狄干不识字,因此他在署名时写“干”字,会逆上画之,当时人们称之为“穿锥” 。除此之外他在敦煌开凿有“赛思颠窟”摩崖造窟 ,同时他还在河北省唐县城北两山峡有厍狄干石窟,为东魏武定三年他率僧人祈雨有灵所建,摩崖碑铭记述建窟原因和他的部落家世,该石窟融合官府祈雨活动、地方信仰民俗、部落历史记忆等多重内涵,是研究北朝历史与文化的重要遗迹 。他去世后到了北齐皇建初年他得以配享高欢的庙庭 ,他的儿子厍狄敬伏也得以官至仪同三司。 #北魏、东魏、北齐时期的历史人物# #北魏、东魏、北齐时期的鲜卑族人# #鲜卑族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