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太空总署20日表示,无人探测器「月球25号」偏离预定航道后,已坠毁在月球表面,俄国近50年来首次运行登月任务以失败告终。
俄国太空总署指出,19日下午2时57分后就与月球25号失去连接,初步调查显示,探测器进入着陆前轨道时出现问题,导致重800公斤的探测器「撞击月球表面,如今已不存在」。
这是俄国47年来首次运行登月任务。携带「月球25号」的「联合号2.1V」型火箭11日于莫斯科以东5550公里的东方太空发射场发射升空后,「月球25号」16日成功进入月球轨道。
「月球25号」原本计划21日于月球南极表面着陆,之后在月球南部极区运作一年,探索科学家认为可能存在冰水及稀有元素的区域,但该探测器进入降落轨道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最终坠毁。俄国太空总署表示,已成立跨部门项目小组,调查「月球25号」坠毁原因。
尽管美国与中国都曾于月球表面着陆,但至今仍无任何国家成功降落月球南极。
俄国上次探索月球任务在1976年,当时「月球24号」成功着陆。媒体说,这次俄国探月失败,对俄国太空总署是重大打击。近年来俄国非军事太空计划逐渐式微,因经费逐渐流向军方。
据报导,俄国航太技术于苏联时期曾一度达高峰,与美国并列世界太空强权,但近几十年来,俄国太空技术发展大不如前,距离俄国上一次太阳系探测任务成功已逾35年。
1957年,苏联抢先美国、成功发射人类史上第一枚进入地球轨道绕行的人造卫星「史普尼克1号」,1961年更首度把人类送上太空。35年前,俄国发射维加1号与维加2号探测金星,是俄国太阳系探测计划最后一次成功。
纽约时报报导,近几十年来,俄国航太领域逐渐式微,1988年及1996年两次火星任务都失败,2011年「福保斯格朗特号」探测器原本计划登陆火星的卫星,却连地球轨道都没成功离开,并于发射后数月坠毁太平洋。
事后调查发现,由于俄国太空总署经费拮据,探测器的制造与测试预算缩水,福保斯格朗特的部分电子零件并未经过太空低温与辐射相关适性测试。
近年来俄国太空活动几乎局限在低地轨道,包括载运太空人到美俄合作的国际太空站。由于俄乌战争导致俄国遭西方制裁,在财务和技术上都陷入困境的俄国太空计划,可能进一步受阻。
媒体指出,登陆月球任务其实风险很高,本世纪只有中国达成,而且三度成功登陆,最近一次在2020年12月。近年来其他三次登月任务,包括以色列、日本和这次俄国任务,都以探测器坠毁收场。
清风拂面
老毛子真是落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