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以色列防长称开始痛击叙政权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公然宣称要 “痛击叙利亚政权”,随后

以色列防长称开始痛击叙政权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公然宣称要 “痛击叙利亚政权”,随后叙利亚军方要害部门便遭到以色列精准打击,叙利亚的土地再次被战火笼罩。​热点观点

令人讽刺的是,就在短短几个月前,这个推翻巴沙尔・阿萨德政府的叙利亚武装组织,还是以色列的亲密盟友。由极端组织沙姆解放组织(HTS)组建的临时政府,在执政之初,几乎将以色列想要的都拱手相让,甚至不惜出卖国家主权。然而,即便如此,以色列却并未因此放下屠刀,反而对叙利亚展开了更为猛烈的攻击,不知道当初决定支持HTS推翻巴沙尔政府的叙利亚人,现在后悔了没有。​

回顾历史,以色列在中东地区可谓是 “战火的点燃者”,其发动战争的频率和造成的破坏令人发指。自 1948 年建国以来,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先后爆发了五次大规模中东战争。在 1967 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采取突袭 “闪电战术”,占领了大片阿拉伯领土,其中就包括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以色列在 1981 年单方面宣布吞并戈兰高地以控区,这种行径严重违反国际法,国际社会对此从未予以承认。但以色列却对此视而不见,凭借军事优势,肆意践踏他国主权。​

在巴以冲突中,以色列的表现更是令人不齿。2023 年 10 月 7 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色列针对加沙地带进行疯狂报复。据巴勒斯坦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截至 2024 年 9 月 23 日,巴以冲突已造成 41455 人死亡,95878 人受伤。《柳叶刀》杂志估计,加沙冲突的实际死亡人数可能超过 18.6 万人。加沙地带将近 90% 的基础设施遭到损毁,当地经济受损严重。以色列的这些行为,哪里有一丝对生命的尊重,完全是在制造人道主义灾难。​

以色列的黩武好战,根源在于其追求 “绝对安全” 的对外战略。由于国土狭小、人口有限,且处于敌对的阿拉伯世界包围之中,以色列总是基于 “最坏情况” 考虑构筑安全战略,将军事手段作为实现 “绝对安全” 的优先选项。为此,它屡屡主动挑起战争,还采用 “不对等报复” 的恐吓性政策,给对手造成不成比例的人员伤亡来进行震慑。例如,2006 年 7 月,以色列仅因真主党绑架了 2 名以色列士兵,就大举入侵黎巴嫩,造成黎 5000 多人伤亡、100 万人流离失所。​

从内政角度看,以色列政坛右翼化导致其对外行为日趋强硬化,自 1995 年以色列时任总理拉宾遭受极右翼分子刺杀后,立场强硬的利库德集团逐渐主导以色列政坛。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为延续政治生命,选择 “将战争进行到底”,通过使以色列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从而使自己在战时内阁中继续执政,并借助战争胜利增强权威。他还试图通过接连发动战争极大削弱乃至彻底消灭哈马斯、真主党等地区反以力量,甚至妄图强拉美国下场,一劳永逸地消灭包括伊朗在内的地区安全威胁。​

在地区政策上,以色列采取 “远交近攻” 的做法。一方面,和那些与以色列没有直接利害冲突的阿拉伯国家谋求关系正常化,以此避免被置于外交孤立的处境;另一方面,对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等邻国动辄诉诸武力,尤其是通过兴建非法定居点蚕食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据欧盟相关报告,2021 年,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地区共建造 22030 个非法定居点,特别在东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定居点从 2020 年的 6288 处大幅扩张至 2021 年的 14894 处。正是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持续高压政策,最终导致了 “阿克萨洪水” 行动的发生。​

以色列的种种行径,给中东地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它破坏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让无数家庭流离失所,让无辜百姓失去生命。以色列在中东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对和平的亵渎,是对人类良知的挑战。国际社会必须对以色列的行为予以严厉谴责,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其疯狂的战争行为,还中东地区一片和平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