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8年,四川绵竹,一名工人挖地基时,突然翻出一只用金子做的乌龟,见无人注意,

1988年,四川绵竹,一名工人挖地基时,突然翻出一只用金子做的乌龟,见无人注意,工人连忙将"金龟"塞入口袋。殊不知,这一切,都被另一名工友看在眼里。 王明德,1939年出生在四川绵竹一个穷山村,家里排行老三,上面两个姐姐。父亲走得早,母亲拉扯三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他13岁就下地干活,挑水劈柴,瘦小的身子在田间忙得满头大汗。16岁那年,村里修水渠,他第一次干上建筑的活,扛着大铁锹跟在大人后面挖土搬石头,工钱虽少,却让他看到养家的门路。20岁,他经人介绍娶了同村的李秀兰,俩人租了间泥墙小屋,靠种地和打零工过日子。1970年代,绵竹城镇建设热火朝天,王明德瞅准机会,加入建筑队,凭着吃苦耐劳的劲头,成了工地上的顶梁柱。每天天不亮就起,背着干粮走几公里到工地,挥锹挖土,搬砖运石,汗水湿透衣裳。他从不喊苦,休息时啃口冷窝头,立马又干活。40块钱月工资是他最大的盼头,能让两个儿子读完小学,女儿也能添件新衣。1988年,东街商业场工地开工,他又背起工具,迈着稳当的步子,扎进热火朝天的工地。 1988年7月,绵竹东街的工地热火朝天,工人们忙着为新商场挖地基。王明德挥着铁锹,铲到一块硬东西,震得手腕发麻。他蹲下扒开泥土,发现一个巴掌大的金龟,通体金黄,龟壳纹路细腻,头部微微翘起,像是活物。他环顾四周,确认没人注意,赶紧把金龟塞进裤兜,沉甸甸的份量让他裤子下坠。他继续干活,手却慢了下来,时不时摸摸口袋。不到半小时,他借口身体不适,向工头请了半天假,匆匆回家。他推开家门,李秀兰正在纳鞋底,见他提前回来,手停在半空。他关紧门窗,掏出金龟放在桌上,金光映得屋里一亮。李秀兰凑近查看,伸手轻触又缩回,问清来历后,建议报给文物部门。他却一口拒绝,觉得这是老天给的福气,卖了就能过好日子。他把金龟藏在炕下破木箱里,压上旧衣服,叮嘱李秀兰别对外说。 次日,王明德回到工地,顶着黑眼圈干活,目光总在工友间游移。中午,工友老张端着饭碗凑过来,笑着问他是不是捡到宝贝了。他手一抖,饭撒了几粒,忙说没那回事,起身走开。整个下午,他干活时频频回头,像在防着谁。夜里,他睡不着,盯着屋顶,总觉得院子里有动静。天刚亮,文物部门的人敲门,老张站在旁边,表情平静。工作人员问起金龟,他低头沉默,慢慢从木箱取出金龟,双手递上。工作人员检查后,宣布为他申请奖励和奖状。李秀兰站在屋角,嘴角微微上扬。文物部门鉴定,这只金龟铸于唐代,长16厘米,宽8厘米,高5.5厘米,含金量85%,出自唐乐宇家族宅邸。唐乐宇是唐高宗时期进士,25岁入仕,担任“钱法堂”监督,严惩贪官,却因此被贬贵州平越,二十年不得升迁。他按家族习俗埋下金龟镇宅,寄托未尽的志向。这金龟工艺精湛,是唐代黄金制品的珍品,历史价值无法估量。如今,它在绵竹市历史博物馆展出,金光闪耀,吸引无数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