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 年,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他年仅 15 岁美貌无比的女儿夏绿蒂公主被狱卒欺负折磨,一度崩溃欲绝,翻身后的她开始疯狂报复。1793年,路易十六被斩后,15岁公主遭狱卒凌辱,复仇时让所有仇人胆寒。
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走上断头台,年仅15岁的夏绿蒂公主沦为阶下囚,在牢狱中饱受羞辱与折磨。她一度陷入崩溃,然而命运的反转,使她最终崛起,展开冷酷无情的复仇——让所有曾加害她的人噤若寒蝉。
在潮湿的稻草堆上,年幼的夏绿蒂蜷缩着身子,耳边回荡着隔壁牢房中弟弟路易十七的哭喊声。这位曾经拥有荣耀与光环的女孩,如今只是一名普通囚犯。三天前,她的父亲刚被处决,而那些曾对她毕恭毕敬的平民,如今用最残忍的方式蹂躏她的尊严。
作为国王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的长女,夏绿蒂自小生活在奢华与宠爱中。14岁时,她因倾城之貌而被誉为“凡尔赛的玫瑰”,身披数百套礼服、每日有侍女环绕,就连玩偶的衣裙也都绣金缀银。
然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撕裂了她的童年。当暴民冲进凡尔赛宫,她正依偎在母亲怀里学拉丁文。1792年8月,宫殿血流成河,夏绿蒂惊恐地问母亲:“他们为什么抓我们?”玛丽王后轻吻她额头,平静答道:“因为他们忘了,我们也有血有肉。”
王室覆灭之后,波旁家族的子嗣成了众矢之的。1793年,夏绿蒂一家被押进Temple监狱,她的身份一夜间从公主变为“囚徒280号”。狱卒们以残忍为乐,不断提及她父亲的死:“你父亲的血喷了刽子手一脸,就像你现在流的泪一样多。”
看守西蒙更是变本加厉,他饮酒后粗鲁闯入牢房,抚摸夏绿蒂苍白的面颊:“奥地利人愿意用十座城换你,不如从了我,免得受苦。”夏绿蒂怒斥:“你是背叛者!上帝会惩罚你!”
母亲被处死后,夏绿蒂迎来了最屈辱的日子。她被强迫脱下丝绸睡裙,换上满是跳蚤的囚衣,王室的象征被铁烙烫掉。“现在你和街头妓女没什么区别!”西蒙大笑着将她推倒在地。而此刻,夏绿蒂没有哭泣,只是默默记下每一处伤痕。那一晚,她用指甲在掌心刻下血红十字,向复仇立下誓言。
在牢中,她学会了怎样在污泥中觅食,怎样用沉默抵抗羞辱。一次,一位老妇偷偷递给她一块干酪:“孩子,活下去,才有机会。”那一刻,她意识到:哭泣换不来怜悯,只有活着,才能清算所有仇恨。
1794年7月,监狱传来欢呼——罗伯斯庇尔倒台了。西蒙被带走前,狠狠盯着她:“我死,你也别想好过!”而夏绿蒂冷静回应:“我会活着,看着你们一个个付出代价。”
1795年底,随着奥地利军队逼近巴黎,夏绿蒂获得自由。牢门打开时,这位昔日明艳少女已骨瘦如柴、发如枯草,唯有那双眼,冷冽如钢。
在边境,她见到了表兄普罗旺斯伯爵——后来的路易十八。夏绿蒂没有哭,而是坚定行礼:“殿下,我回来了。”伯爵看着她掌心的十字疤,顿悟这女孩经历了地狱。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36岁的夏绿蒂以昂古莱姆公爵夫人之名重返巴黎,全城为之震动。
“把西蒙的妻女带来。”她坐在熟悉的凡尔赛宫,轻抚着颈上的鞭痕。当两人跪地求饶,她冷冷问:“1793年冬,是不是披着我母亲的貂皮去赶集?”老妇跪地痛哭:“是西蒙逼我们的!”夏绿蒂拿起母亲留下的黑珍珠胸针,淡淡回应:“我不会杀你们。但从今往后,你们要到先贤祠打扫,直到交出每一件赃物。”
随后十年,她如猎人般逐一清算旧账:诬陷母亲的裁缝家破人亡、折磨弟弟的狱卒客死他乡、当年冷嘲热讽她的洗衣女也再无立足之地。
“父亲曾教我,有些债,要用一生偿还。”她望着那些昔日施暴者崩溃逃离的背影,眼中没有喜悦,只有一片沉静的寒冰。
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波旁王朝再度倾覆。年过半百的夏绿蒂被迫流亡英国,隐居海边庄园,终老于68岁。临终前,她将财产悉数捐赠,用于援助革命中的受害平民。
整理遗物时,仆人发现她的一本日记,最后一页写着——
“我花了一生追逐复仇,但直到最后才明白:真正的救赎,不是让仇人痛苦,而是守住了身为波旁之女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