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蒋经国在台北病逝,深夜时分,灵堂里却来了两个神秘的男子,这两个男子故意避开所有值班人员,拉出躺在冰柜里的蒋经国的遗体,两人同时跪在遗体面前,磕头之后,叫了声:父亲! 1988年1月13日深夜,台北石牌荣民总医院怀恩堂外寒风凛冽,蒋孝勇独自站在门外,不时望向远处的暗影,约莫十一点半,两个中年男子悄然而至,正是章孝严和章孝慈兄弟,蒋孝勇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推开厚重的大门,领着他们走进冰冷的停尸间。 冰柜打开的瞬间,寒气扑面而来,章孝严的手微微颤抖,四十六年来,这是他第二次如此近距离地面对父亲。 兄弟俩缓缓跪下,额头触地哽咽着喊出那声憋了大半生的父亲,这一跪,跪的不仅是血脉亲情,更是一段被迫隐匿的身世。 时光倒流至1939年春天,二十九岁的蒋经国刚刚出任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他在翻阅公文时,被一封求职信吸引。 一位二十六岁的年轻女子章亚若在信中坦承,自己因反抗封建礼教而遭受非议,希望能在专署谋得一份差事。 于是蒋经国就让秘书联系章亚若来面试,主任秘书徐君虎见到烫着波浪卷、身穿紫色旗袍的章亚若时,第一印象并不好。 但蒋经国却独具慧眼,不仅破格录用了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女子,还安排她进入青年干部训练班受训,由于章亚若精明能干做事用心,很快成为了蒋经国的得力助手,蒋经国对长相颇有几分姿色的章亚若也慢慢的产生了情愫,章亚若成为了蒋经国的情人。 1941年秋天,章亚若发现自己怀有身孕,当时蒋经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悄悄的将她秘密送往广西桂林,托付给民政厅长邱昌渭照料。 1942年3月,章亚若在省立桂林医院产下一对双胞胎男婴,蒋经国欣喜若狂,以医院所在的丽狮路为灵感,给孩子取乳名"丽儿"和"狮儿"。他还专程赶赴重庆向父亲报喜,蒋介石按家谱排辈,赐名孝严、孝慈。 1942年8月的一个晚,章亚若应邀参加一个朋友的晚宴回来后就生了病,被送到医院后第二天就离奇的死亡了。 失去母亲的章氏兄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童年,他们先是被送回江西万安由外婆周锦华抚养,后随舅舅章浩若辗转贵州铜仁、江西南昌。 在铜仁时,舅舅任县长,兄弟俩常坐在马背上随他巡视乡里,西南的山水给年幼的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1949年,在蒋经国的安排下,王升将军护送一家人从南昌经厦门抵达台湾新竹。 新竹的日子并不好过,舅舅摆摊卖馒头维生,外婆操持家务,一家人住在简陋的平房里,起初王升每周都会送来生活费和年货,兄弟俩看到他就知道这个月能宽裕些。 但后来王升与舅舅闹翻,生活费戛然而止,章孝严回忆,高中时他们穷到要去米店赊账,有时只能煮带壳的花生充饥。 1958年,病重的外婆把十六岁的兄弟俩叫到床前,颤抖着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这是你们的娘,她死得好可怜,你们本来姓蒋,是蒋家的人,你们的爹是蒋经国,"这个秘密如惊雷般炸响,从此改变了兄弟俩的人生轨迹。 得知身世后,兄弟俩开始他发奋读书,两人都考入东吴大学,毕业后两兄弟又赴美深造,章孝严获乔治城大学硕士学位,章孝慈获得了美国杜兰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回台后章孝慈任中国台湾东吴大学校长,章孝严进入外交部门工作,他俩多次托王升转达想见父亲的愿望,得到的回复永远是不方便,再等等。 直到1988年1月,已是癌症晚期的蒋经国在弥留之际,嘴里反复呢喃着一个名字,在呼唤亚若。 蒋经国去世后,章氏兄弟才被安排偷偷去看望了蒋经国的遗体。 2000年8月,已经五十八岁的章孝严终于踏上浙江奉化的土地,在蒋氏宗祠祭拜祖先,王升将军为他出具证明,确认其确为蒋经国亲生子,且蒋经国一直有抚养事实,经过近两年的法律程序。 2002年12月12日,章孝严拿到了新身份证,父母栏赫然写着"蒋经国、章亚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