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俄罗斯空天军的 Kh-101 巡航导弹和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这三年来没少往

俄罗斯空天军的 Kh-101 巡航导弹和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这三年来没少往基辅招呼。2025 年 6 月那次,俄军一次性发射 36 枚 Kh-101 导弹,精准命中基辅东郊的布尔什维克机械厂地下设施。 导弹击穿地下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后,引爆了储存的导弹推进剂,现场蘑菇云直径超过 50 米,温度一度超过 1200 摄氏度。可即便如此,乌克兰高层们依旧安然无恙。 这事儿得从苏联时期说起,基辅作为西南门户,苏联人从 1941 年就开始疯狂修建地下工事。最为知名的德尼普罗夫防空洞内部设施完备,卫生间、水箱、通风系统应有尽有,可容纳350人,在此躲避半月亦能吃喝无忧。 整个基辅地下,前前后后加起来至少有 6000 多个地下空间,政府大楼、工厂、居民区下面都有避难所。这些地洞的墙厚达三米,500 公斤炸弹都不一定能炸穿,入口还修成弯弯绕绕的 S 型,就是为了把冲击波挡在外头。 更绝的是,这些地下工事不是孤立的,而是连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通道总长度几十公里,空间总面积超过两万多平方米,设有独立供电、空气过滤、抗爆墙体、紧急通信和医疗区。乌克兰高层们平时根本不在地上走,全走地下。 表面看是废弃机械厂,墙面脱落,地面荒草丛生,但厂房下头有电梯通道能直达城市中枢。就像 2025 年 6 月那次袭击,虽然布尔什维克工厂地下设施被摧毁,但乌克兰高层们早就转移到其他地下节点继续指挥。 面对这种情况,俄罗斯也没闲着。他们开始使用钻地弹, 2025 年 6 月的袭击中,这种弹头击穿了布尔什维克工厂地下 25 米的防爆层。即便如此对于基辅整个地下迷宫来说,也仅仅是伤及皮毛而已。由于这些地下工事设计标准颇高,故而在某些地方能够承受更为严重的打击。 俄罗斯还尝试过其他办法,比如用无人机扰乱防空系统,再配合卫星图像寻找地下通道的 "热源线",希望借此定位出通风口或能量发散点。但收效仍旧有限。因为整个地下网络高度分散又严密控制,一处被破坏,其他地方照样运转。 乌克兰这边也不含糊。他们构建起 "主动反渗透" 链条,定期制造假信号、假行动,引诱潜在的俄方特工出动。一旦有反应,立刻封锁区域、反向追踪。短短数月,基辅已清除数十名伪装入城的行动组。此外,乌克兰获北约技术支持,北约每日实时推送通信接口、地面预警机制、空中侦察情报,这进一步提升了其地下工事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