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即将远超东方大国,成为世界无人机生产第一大国。乌军内部文件曝光!2026年乌克兰无人机生产数量剑指全球之冠。 根据业界普遍认可的信息以及乌克兰军方报告,在无人机生产和发射方面,俄罗斯近年来一直保持着世界纪录。而即便如此,俄罗斯2026年无人机产量预计只有200万架。 乌克兰于近期提交给北约的一份内部文件被曝光(世界报声称由其独家分析获取),乌克兰昭昭野心大白。根据参考消息援引德国《世界报》网络版报道称,此份被曝光的乌军提交给北约的文件表明,乌克兰架计划2026年生产800万架用于侦察和攻击的无人机(这一数据遥遥超越世界纪录保持者俄罗斯的200万架,剑指全球无人机产量之冠),并至2030年,陆续投资近300亿美元,达到年产1800万架的生产规模。 既然乌克兰2026年产800万架无人机的数量遥遥领先于世界纪录保持者俄罗斯,也就意味着其在数量上已远超东方大国。 乌克兰为何致力于无人机产量的提高? 一方面,据报道,乌克兰去年(2024年)实现了3%的经济增长率,其中的贡献者约半数为军工经济。不难看出,俄乌多年的拉锯式作战,令乌克兰军工经济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得到了迅猛发展。 另一方面,先看一个鲜活的实战案例。近日,俄罗斯战地记者采访了俄军于乌克兰东部前线作战的一支突击小分队的小排长,其称,他们当初队伍里一共有40人,但经过14天的战斗仅剩3人存活,伤亡率超过伤亡92%。俄罗斯在一个小小的战斗中就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与乌克兰军方实施的无人机精确攻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乌克兰大量无人机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在宣告了俄罗斯一直沿袭的苏联军队曾在二战中得到充分检验的“大纵深作战理论”的破产和失败。俄乌战争统计数据显示,无人机接近于1:1的杀伤战绩远远超过平均每10发炮弹才能导致一名敌人伤亡的作战效率。 无疑,这为乌克兰大幅度提升无人机生产数量提供了理论和实战的双重支撑。 其实,笔者以为,乌克兰军方追求的年产800万架无人机仅仅是在公开的数量上远超了世冠俄罗斯和东方大国,但其无人机的产能与东方大国相比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根据航空运输协会数据,全国持有有效运营合格证的无人机企业达1.4万家(2024年6月底数据,还在迅猛增长中)。而根据天眼查大数据显示,全国在业状态的无人机相关企业超3.6万家。另据报道,东大在无人机领域至少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且近年来,东大无人机半成品(不带作战系统的悬挂)以及配件出口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态势。 东方大国如此庞大的无人机生产规模,为何让俄罗斯和乌克兰在生产数量的冠军上争得如火如荼? 那么,也许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俄罗斯也好,乌克兰也罢,他们所谓的生产厂商和生产数量充其量仅仅是一个半成品的组装车间而已。 无论如何,乌克兰将无人机生产作为未来数年的支柱产业并剑指全球之冠,无疑是在长期的俄乌战争中尝到了无人机作战的甜头,但也为俄乌战争的和平走向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