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一夜之间,风向大变!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多家西方媒体都开始指责泽连斯基撒谎。  

一夜之间,风向大变!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多家西方媒体都开始指责泽连斯基撒谎。   当地时间21日,开始有多家西方媒体在报道中披露,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涉嫌故意隐瞒乌军伤亡情况。法国媒体《世界报》更是认为泽连斯基此前透露的乌军阵亡4.6万人、受伤38万人的数据造假。   就拿数据打架的魔幻现实来说。泽连斯基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信誓旦旦抛出的“4.6万阵亡”,在法国人的卫星镜头下瞬间破功——乌克兰境内新增的军人公墓数量直接翻倍。   连基辅控制区都不得不紧急开发10万平方米土地扩建墓地,甚至出现利沃夫公墓拆旧坟埋新尸的荒诞场景。   不仅如此,乌克兰地区发展部还早在战前就承认全国缺551处墓地,如今却不得不为这场战争单独开辟“死亡特区”。   不过,数据造假这种事,泽连斯基恐怕不是第一次干。2024年2月他还信誓旦旦说乌军死亡3.1万,到了12月就突然改口4.3万,今年4月又飙升到10万。   这种“阶梯式增长”的数据,让人不禁怀疑乌克兰国防部是不是在玩数字接龙游戏。   讽刺的是,美国官员早在2023年就估算乌军死亡近7万,而开源情报网站UALossesProject统计的讣告数量已经超过7.2万。这些数字就像照妖镜,把泽连斯基的“数据魔术”照得一清二楚。   但问题来了,西方媒体为啥突然不配合演戏了?答案其实藏在华盛顿的政治棋盘里。   美国记者西摩・赫什的爆料揭开了冰山一角——特朗普团队正密谋用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换掉泽连斯基,理由是他“绑架北约”“触碰美国红线”。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看看《金融时报》《旁观者》这些昔日的“挺乌先锋”,如今都在指责泽连斯基“为保权力延长战争”,甚至直言“最坚定的支持者都已动摇”。这种舆论转向,活脱脱就是一场“代理人清洗”的前奏。   但更深层的矛盾,还藏在乌克兰的战争机器里。当泽连斯基把征兵年龄放宽到17-43岁,甚至把残疾人推上战场时,就已经暴露了乌军兵力枯竭的真相。   每月3万的兵力缺口,相当于每天要填进去1000个活人,这种“人肉填线”的打法,就算数据能瞒一时,战场上的尸山血海却瞒不住。   北约砸了500多亿欧元军援,乌军却连乌东18%的领土都收不回来,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买卖,西方金主自然要重新算账。   不过,泽连斯基也不是吃素的。他火速改组内阁,把亲信安插进关键位置,表面上迎合西方“改革”要求,实则把权力攥得更紧。   这种操作,倒是和苏联时期的官僚作风一脉相承。但问题在于,当西方发现这个代理人已经变成“烫手山芋”时,翻脸比翻书还快——毕竟,比起一个不听话的演员,他们更需要一个能精准执行剧本的傀儡。   归根结底,这场舆论风暴的本质,其实是西方对乌克兰战争“性价比”的重新评估。当泽连斯基的表演无法再带来预期的政治收益,当乌军的伤亡数字开始反噬西方的战略利益,这场精心编排的“反俄大戏”就该换主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