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突然宣布 7月23日土耳其谈判桌又要开张了!
乌总统泽连斯基深夜宣布将启动第三轮俄乌谈判。
这轮谈判来得快,紧张感却一点没少。
泽连斯基21日直接定下23日去土耳其谈,连“等俄方回应”的时间都没给,直接安排上日程。
可就在同一天凌晨,俄军出动426架无人机加24枚导弹,对乌克兰全境发动袭击,基辅防空警报一直响到天亮,至少2人死亡、15人受伤,俄军这次袭击创下了一周内的最高强度。
莫斯科机场也因为乌军无人机靠近四次关闭,2700多名乘客被困在远东航班——战场上的动作比外交官的嘴皮子还要快。
泽连斯基一边说要谈和,一边也没放松警惕。
在宣布谈判的同一场讲话中,他给新任防长什梅加尔下了硬任务:大幅增加对俄境内无人机打击频率,还放话“俄军工车间都该变成靶子”。
这套“谈归谈,打归打”的策略,暴露了乌方的真实目的:用战场上取得的优势逼俄方让步。
毕竟前线乌军刚刚用自杀无人机击毁了俄军8套雷达,专门瞄准S-300的“眼睛”打,但这种战术性胜利也难以弥补防空系统的漏洞——俄军导弹照样炸毁了第聂伯罗的F-16训练中心,连北约教官都丧生了。
谈判节奏加快的背后,是双方都已经筋疲力尽。
俄军虽然控制着乌东18%的土地,但合同兵减员超过40%,T-90坦克战损率高达35%,靠着朝鲜的炮弹维持火力优势,而西方援助的17套“爱国者”正在逐步削弱这一优势。
乌军更不乐观,征兵缺口已经到了39%,豹2坦克报废了四分之一,海马斯火箭炮因为弹药不足,每天发射量暴跌了70%。
民生方面更是惨不忍睹:俄罗斯财政赤字达到GDP的4.8%,50多个城市出现教师和医生罢工,抗议薪资倒挂;乌克兰全国40%的地区供电不稳定,600万难民滞留在欧洲,工业产能只剩下战前的零头。
特朗普的“50天停火通牒”成了最有力的推手。
他在7月14日威胁要对俄油征收100%关税,直接掐住了俄方120亿美元的命脉;随后又卡住对乌军援,共和党搁置两项法案,逼着泽连斯基坐上谈判桌。
德国防长赶紧宣布联合英国提供22万发防空炮弹,并投资帮助乌克兰自产巡航导弹,但这些措施远远不能解决燃眉之急——意大利提供的SAMP/T系统缺少“紫苑”导弹,生产线已经拖了40个月才开始交货。
谈什么?
双方的思路根本不在一个频道。
俄方希望把现有的战线写进法律文件,让克里米亚和顿巴斯获得某种“特殊地位”,成为既成事实;乌方则坚持“先停火再谈领土”,实质上是想换取北约的安全保障,为本土军工链争取时间——泽连斯基刚签了数百项军备合作,赌的是6个月内国产武器占比能提升到50%。
唯一达成一致的是交换战俘,1000人移交成了双方脆弱信任的纽带。
最现实的结果可能是“冻结冲突”:俄方控制现有地盘,乌方拿到欧盟候选国资格,北约提供安全保证但不正式接纳。
一旦顿巴斯的炮声暂时平息,真正的较量会转向北溪管道重启进度、制裁解禁步骤、以及500亿欧元重建资金怎么分配。
但眼下,俄军仍在哈尔科夫猛攻,乌军无人机持续突袭别尔哥罗德,23日伊斯坦布尔那张谈判桌,恐怕不会太安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