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印度此举延续其对中国化工品系统性贸易壁垒。2020-2025年印度对中国发起27

印度此举延续其对中国化工品系统性贸易壁垒。2020-2025年印度对中国发起27起反倾销调查,化工品占比63%,苯胺案延续2020年原税率框架,但首次按企业实力分级征税——万华因掌握全球24%MDI产能获"优惠税率",反映技术壁垒已成贸易博弈核心。 中国苯胺产业实则反向受益。2025年1-6月我国苯胺出口总量同比降18%,但高端衍生品MDI出口额反增32%。万华化学加速向高利润电子级苯胺转型,对印出口占比已从35%降至12%,欧盟替代市场每吨溢价超200美元。 印度本土化战略遭遇技术瓶颈。其苯胺产能扩张至65万吨/年,但关键硝基苯原料仍依赖中国进口(2024年占比41%)。莫迪"印度制造"政策要求2026年化工自给率达80%,现实却是征收反倾销税后本土苯胺价格暴涨28%,轮胎企业成本激增。 全球供应链重构加速产业洗牌。中国对印基础化工品出口份额从2022年峰值38%降至2025年26%,但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至57%。反倾销税倒逼中国企业完成从"卖原料"到"卖技术"的跃迁,印度短期保护反损其工业化进程。 贸易战阴影下暗藏产业合作契机。印度信实工业7月刚向中国采购苯胺制MDI技术许可,塔塔集团正谈判引进万华化学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封锁与产业互补的矛盾,正重塑中印制造业竞合逻辑。 印度分级征税暴露其产业焦虑——既需中国供应链支撑工业化,又恐惧技术依赖。中国化工企业以技术升级破解贸易壁垒的路径证明: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唯有掌握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才能将关税武器转化为产业升级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