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有一次,一位西方记者采访毛主席,问了一个让众人为难的问题,“主席先生,新中国建立

有一次,一位西方记者采访毛主席,问了一个让众人为难的问题,“主席先生,新中国建立后,您取消了之前与我们西方国家签订的一切条约,这是不是有点不讲道理啊?”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韶山一个普通农民家里,那时候清朝末年,社会乱糟糟的。他小时候帮家里干农活,接触儒家书本,但很快就对旧东西不满意,转而看些通俗小说,培养出对社会不公的敏感。青少年时期,他去长沙求学,接触新思想,加入辛亥革命的军队,当了半年兵,亲身感受到国家动荡。退伍后,自学西方经济学和进化论,考进师范学校,组织学生团体,写文章强调身体锻炼对改变社会的必要性。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时,遇见李大钊,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转向共产主义。五四运动爆发,他参与游行,创办杂志宣传大众联合,回长沙组织罢课抗议。 毛泽东的革命道路不是一帆风顺,他从早期探索到领导全国胜利,总是结合中国实际调整策略。井冈山时期,他提出农村包围城市路径,区别于城市中心论。长征后,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强化群众路线,确保党不脱离实际。抗日中,推动国共合作,但也警惕国民党。解放战争,他抓住战略机遇,指挥军队推进,尘土飞扬中推翻旧政权。新中国成立后,他面对旧外交遗留问题,那些不平等条约像枷锁一样压着国家。1949年深秋,北京中南海,他主持会议讨论处理七百多个旧条约,每一个都记录着列强侵略历史。周恩来领队清理档案,发现英国有28个租界,美国军舰随意航行内河,日本战败后还留特权。内部有分歧,有人建议逐步废除,避免西方报复。

他在政治局讲话,强调彻底打扫,不能留角落招苍蝇。1950年1月,北京军管会通告外国军事机构撤离,美国代办求见,援引辛丑条约,中方回击那是清政府签的,新中国不承认。长江上,英国紫石英号闯防线,被击伤搁浅,英国威胁派舰队,他回应帝国主义横行时代结束。苏联初有异议,他会见大使,坚持任何国家无特权。1950年2月,中苏谈判,苏联归还铁路撤基地。到年底,大部分条约废除或重谈。上海外滩公园拆除华人禁入牌子,市民涌入,老人感慨一生首次正大光明进去。 那个记者的问题,直击新中国外交核心:废除条约算不算违背契约精神。毛泽东的回应,用日常生活比喻说明,那些条约从根上就是基于武力胁迫,不是平等协议。新中国成立,标志主权恢复,自然不承认旧枷锁。这逻辑源于百年屈辱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列强强加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驻军特权,治外法权,让中国半殖民地化。1949年后,政府审视这些文件,无一完全可接受。废除过程分步推进,先收回北京军事设施,限期撤离外国人员。

面对西方抗议,如美国声称有驻军权,中方明确旧条约无效。长江事件后,英国舰队没敢来,证明强硬有效。苏联协定重谈,确保平等互利。其他国家陆续放弃特权,到1950年底,中国主权基本恢复。这不只外交胜利,还提振民族自信。西方媒体批评不守国际法,但事实证明,平等关系更持久。原先列强后来成贸易伙伴,显示互利基础稳固。英国前首相晚年承认,废除是历史必然,当时抵制徒劳。今天看,这段历史提醒,主权不能妥协,尊严靠自己争取。 废除条约后,中国外交进入新阶段,强调独立自主。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苏联归还资产,撤出基地。二战中,美国英国已废除部分治外法权,新中国清理剩余。外国军队撤离,租界消失,提升国际地位。中国参与联合国,逐步成独立力量。1950年入朝作战,签停战协定。周恩来在日内瓦和万隆会议,推动亚洲非洲合作。1964年原子弹试爆,国防跃升。1971年中美元首沟通,1972年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奠定关系基础。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扩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