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创新的道路需要攀登

陨落在此地质学 2024-02-05 19:31:34

实现从0到1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创新固然重要,而承认“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创新成果却困难重重!

陨落地质学创始人张海亭先生

195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的张海亭先生,在1970年创立了“灾变论——陨落地质学”;并且于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30届全球地质大会”上提出了“铁镁质橄榄岩和菱镁矿”的陨落成因,指出了“渐变论——板块运动”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得到了大会的一致通过!

菱镁矿

随着“灾变论——陨落地质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渐变论——板块运动”相形见绌;但崇洋媚外,唯西方人马首是瞻,人云亦云的“学阀”们却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学阀”们必然会利用他们手中的宣传工具,暗中阻挠“陨落地质学理论”的传播。

白垩纪陨石坑中央锥上射部位的冲击石英

可见,我们进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创新的道路并不平坦,需要大家勇敢攀登!

附:“灾变论——陨落地质学理论”

0 阅读:12
陨落在此地质学

陨落在此地质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