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爆发前的几个预兆出现!美国已经有4个,张召忠预言要成真? 局座早年间曾提出国的战争四大预兆——舆论操控、军演频繁、经济动荡、物资囤积,如今在美国身上竟逐一显现,引发全球对潜在冲突的警觉。 美国2024年推出《欺骗》条令,首次将“合法欺骗”纳入军事战略,由五角大楼心理战专家主导,旨在通过社交媒体操纵、虚假信息渗透等手段瓦解对手。 例如,在菲律宾炮制抹黑中国疫苗的虚假账号,煽动对立情绪。这种手法与2003年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谎言发动伊拉克战争的舆论剧本如出一辙。 如今,美国媒体持续炒作“中国威胁论”,将中国崛起扭曲为“美国末日”,试图裹挟民意走向对抗。 与此同时,美军在南海、台海、朝鲜半岛的军事活动频率已达冷战以来峰值。 2025年1月,美日韩首次联合空中演习中,B-1B战略轰炸机携57吨弹药抵近朝鲜半岛;7月,美军在菲律宾新增4个基地,最近处距台湾仅200公里。 更值得警惕的是,1986年美军曾将地中海演习直接转为对利比亚的空袭,历史警示:军演与实战往往一步之遥,而在经济危机越来越积重难返的当下则尤为严重。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下降0.2%,联邦赤字飙升至1.8万亿美元,贸易逆差创1992年以来新高。而经济困境常成为战争的催化剂——1929年大萧条催生法西斯扩张,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推动“亚太再平衡”激化矛盾。 当前美国试图通过军工复合体转嫁危机:俄乌冲突中,美国军工巨头向乌克兰输送超千亿美元武器,洛克希德·马丁导弹产量翻倍,形成“战争经济依赖症”。 至于美国战略储备体系,则在事实上进入“战时状态”:2025年黄金储备突破8133吨全球第一,关岛扩建储油设施囤积500万桶原油,足够支撑航母群长期作战。 法律更强制要求储备93类战略物资,涵盖石油、稀土、半导体等关键资源,储量需满足三年需求。二战前德国秘密囤积物资发动闪击战的教训,此刻在美国重现。 不过,预兆不等于宿命,中美关系虽摩擦不断,但2025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达6883亿美元,在气候合作、关税谈判等领域仍有互动。 局座本人亦是强调:预兆是警示而非预言,人类理性终能扼住战争咽喉。正如古巴导弹危机的化解,大国博弈的钢丝上,战略定力与合作智慧才是避免深渊的关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