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7月23日说:“我要告诉中国、印度和巴西:如果你们继续购买廉价

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7月23日说:“我要告诉中国、印度和巴西:如果你们继续购买廉价的俄罗斯石油,让这场战争继续下去,我们将把你们撕成碎片,我们将摧毁你们的经济,因为你们所做的是血腥钱。”   可格雷厄姆不知道的是,在能源市场的真实博弈里,美国的制裁大棒早就成了“纸老虎”,而这三个国家的应对策略,比他的威胁更有现实逻辑。   就先拿中国来说,中国作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2025年前五个月从俄罗斯进口了4076万吨原油,占总进口量的16.8%。   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两层现实:一是中国的能源需求像个无底洞,每天消耗1500万桶原油,俄罗斯的低价石油(乌拉尔原油比布伦特低8-12美元/桶)正好填补了这个缺口。   二是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早就是“深度绑定”,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2026年投产后,每年能输送98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种战略级的基础设施,岂是几句威胁就能撼动的?   而印度这个国家更是把“经济实惠”四个字刻在了能源政策的脑门上。   2025年6月,印度每天从俄罗斯进口200-220万桶石油,占自身需求的37%,炼油企业靠着俄油套利,上半年利润率高达8.7%。   这种真金白银的好处,比任何政治压力都实在。有意思的是,印度一边跟俄罗斯签每日50万桶的供应协议,一边把巴西、圭亚那等40个国家列为替代来源,还放出风声要重启中俄印三方合作机制。   这种策略,让美国的制裁大棒根本找不到着力点。印度石油部长普里直接放话:“保障居民能源需求是首要任务”,言外之意就是——你美国爱咋咋地,我老百姓的油价不能涨。   巴西的操作更绝,这个国家2024年从俄罗斯进口的成品油暴涨280%,2025年预计再增20%,成了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新支点。   但巴西可不是单纯依赖进口,而是玩起了“能源外交”:一边用雷亚尔结算俄罗斯化肥贸易,削弱美元影响力;一边把生物柴油出口量提升30%,用环保牌对冲美国压力。   不仅如此,巴西还联合南美国家组建“能源联盟”,把阿根廷、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绕开美国制裁的“南美能源圈”。   格雷厄姆的威胁传到巴西利亚,估计会被当成“天方夜谭”——毕竟在能源市场上,谁掌握资源谁就有话语权。   但讽刺的是,美国自己才是“血腥钱”的最大受益者。2024年,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液化天然气(LNG)同比增长17%,通过中间商转售给欧洲的利润高达每立方米0.8美元。   在这场能源博弈中,中国、印度、巴西的策略其实很简单:用市场逻辑对抗政治胁迫,用本币结算绕开美元陷阱,用多边合作稀释美国压力。   比如中俄能源贸易92%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印度试推卢比-卢布结算,巴西用雷亚尔结算化肥贸易,这些操作正在悄悄瓦解石油美元的根基。   而美国的制裁大棒,在这些务实策略面前,显得格外苍白无力。就像委内瑞拉的例子,美国制裁了10年,石油出口量虽有下降,但通过中国、印度的替代市场,依然维持了日均80万桶的出口。格雷厄姆的威胁,在这种现实面前,不过是政治舞台上的一场闹剧。

评论列表

用户72xxx42
用户72xxx42 2
2025-07-25 13:20
这个蠢货还不如麦克阿瑟!
清衬微凉
清衬微凉 1
2025-07-26 10:16
这傻老头是谁啊,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