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8年,23岁的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被处决,他的双脚被砍掉,衣服也被扒光,只

1958年,23岁的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被处决,他的双脚被砍掉,衣服也被扒光,只剩下血肉模糊的躯体,高高的挂在半空中,但周围群众还不解气,继续往他身上吐口水。

这个死时还带着少年气的国王,一生都没真正握住过自己的命运。

费萨尔二世4岁那年,父亲加齐国王在车祸中去世,他穿着不合身的王袍登上王位,国家大权落到摄政王阿卜杜勒·伊拉手里。

摄政王是他的叔叔,却把他当成傀儡,朝堂上的事从不让他插手,连读书都得按英国人的意思选课本——那时的伊拉克,表面是独立王国,实则被英国牢牢控制着石油和外交,王室更像英国殖民者的“传声筒”。

1953年,18岁的费萨尔二世亲政,可手里的权力薄得像层纸。

英国顾问在他办公室里进进出出,重要决策必须先看伦敦的脸色;国内的大地主和军官集团把持着财富,农民们在沙漠边缘的土地上刨食,一年忙到头连黑面包都吃不饱,石油带来的巨额利润,全流进了王室和外国公司的口袋。

有次他想减免农民的赋税,大臣们当面应着,转头就把法案压在箱底,还笑着对他说:“陛下,您还年轻,不懂治国的难处。”

他不是没试过反抗。

20岁那年,他偷偷召见军官卡塞姆,想借军队的力量削弱英国影响,可话没说两句,就被英国驻伊拉克大使的密探汇报上去。

大使闯进王宫,把一份拟好的声明拍在他桌上:“要么签字同意延长英军驻军期限,要么明天报纸就会登出‘国王健康恶化’的消息。”

费萨尔二世攥着笔的手在抖,最后还是签了字——他知道,父亲的“车祸”至今疑点重重,自己要是不听话,下场只会更惨。

民众的怒火,早就烧了十几年。

巴格达的贫民窟里,孩子们光着脚在垃圾堆里找吃的,而王室的宫殿里,费萨尔二世的生日宴会上,香槟塔能堆到天花板,王后的一条钻石项链够买1000户人家一年的口粮。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时,英国联合法国、以色列出兵埃及,伊拉克民众上街抗议,要求国王断绝与英国的关系,费萨尔二世却下令开枪镇压,几十名学生倒在王宫门前的血泊里,那天的血,成了民众心里解不开的疙瘩。

1958年7月14日清晨,卡塞姆带领军队冲进王宫时,费萨尔二世还在吃早餐,盘子里放着他最爱吃的蜂蜜蛋糕。

他想从密道逃跑,却被自己的侍卫长拦住——侍卫长的儿子,正是三年前被他下令开枪打死的学生之一。

士兵们把他拖到院子里,他穿着丝绸睡袍,吓得语无伦次:“我可以退位,我可以去英国……”可没人听他的,政变军官吼道:“你叔叔搜刮的财富,你父亲欠下的血债,你以为退位就能算了?”

砍断双脚的命令,是卡塞姆亲自下的。

他说:“让他尝尝不能站着做人的滋味,就像那些被王室踩在脚下的穷人。”

当血肉模糊的躯体被吊在广场的路灯上时,围观的群众里,有失去儿子的母亲,有被强征土地的农民,有在石油公司里被克扣工资的工人。

他们往他身上吐口水,不是单纯的残忍,是积压了几十年的怨恨终于找到了出口——这个国王或许没亲手做过太多坏事,但他坐在那个位置上,享受着不公带来的特权,就成了所有苦难的象征。

费萨尔二世的悲剧,真的只是他一个人的错吗?

他4岁即位,从未学过如何治理一个被殖民阴影笼罩的国家;他想改革,却被既得利益集团捆住手脚;他依赖英国,却忘了民众最恨的就是外国势力的控制。

可民众又有什么错?

他们饿了太久,苦了太久,需要一个发泄的对象,而高高在上的国王,自然成了最显眼的目标。

政变后,卡塞姆宣布成立共和国,可伊拉克并没有从此太平。

宗教矛盾、民族分裂、外国干涉像走马灯一样上演,直到今天,那个广场上的血腥味,仿佛还飘在巴格达的风里。

有人说,费萨尔二世的死是咎由自取,谁让他是腐朽王朝的最后一环;也有人说,他只是时代的牺牲品,一个没长大的国王,根本扛不动一个国家的苦难。

历史总是这样,大人物的命运里,藏着小人物的悲欢。

费萨尔二世的双脚被砍断,或许不只是对他个人的惩罚,更是那个时代对不公的控诉——只是这控诉太过惨烈,连带着一个年轻的生命,一起成了历史的注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