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25年,一位南京的孕妇因为难产而死,家人正准备为她下葬,但是抬棺材的人却突然

1925年,一位南京的孕妇因为难产而死,家人正准备为她下葬,但是抬棺材的人却突然发现棺材里露出鲜血,众人吓得不敢有所行动,一位老中医见状立马将棺材打开。 张栋梁,生于1876年的南京中医世家,从小浸淫医书,熟读《黄帝内经》《本草纲目》,针灸脉诊样样精通。父亲教导严格,他十来岁就能辨别药材,背诵药方。长大后不满足家学,跑遍江浙拜师,学了外科,钻研疑难杂症,医术在南京城数一数二。病人找他,远的从外省赶来,他从不摆架子,穷人看病常免费,还送药。1920年南京郊区闹饥荒,他把家里存粮全拿出来,分给几百个灾民,街坊邻居都叫他“大善人”。可他常年四处奔波,累得身体落下病根,年纪大了越发明显。 那年夏天,南京城南一条送葬队伍出了怪事。年轻孕妇难产死了,家人抬棺送葬,半路发现棺底渗血,吓得停下不敢动。血迹鲜红,像是刚流的,抬棺人慌了,围观群众也炸开了锅,觉得这事不吉利。死者才二十多岁,怀着孩子走了,家人哭得撕心裂肺,棺材停在街心,气氛诡异。张栋梁正好路过,凭多年行医经验,觉得事情不对劲。他挤进人群,要求开棺检查,周围人全愣了。开棺是大忌,谁敢乱来?可他坚持说,血迹未干,说明人可能没死透,耽误了就没救了。 张栋梁的话掷地有声,孕妇丈夫咬牙同意,棺盖被撬开。女子脸色苍白,衣服上血迹斑斑,但脉搏还在跳,只是极弱。张栋梁立刻拿出银针,扎了人中、合谷几个穴位,手法稳得像机器。几针下去,女子手指动了,胸口开始起伏,呼吸慢慢恢复。人群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张栋梁又按她腹部,帮着顺产。没多久,孩子生下来,哭声响亮,母子都保住了。他开了药方,交代家人回去让女子卧床休息,三天就能好。 这事在南京传开了,街头巷尾都在说张栋梁神了,硬是从棺材里救回两条命。他没多解释,只说脉没断,血没凝,是假死,经验老到才能看出来。之后他还是老样子,背着药箱走街串巷,治病救人。病人多得挤满他家小院,有发烧的,有摔断腿的,还有些疑难杂症,西医都束手无策的,他总能想办法。穷人找他,他常不收钱,药箱里总装着几包药,随时送人。可他身体不好,年轻时落下的病根,年纪大了越发严重,经常咳嗽,气喘。 到了1937年,张栋梁旧病复发,躺在床上起不来。南京城里知道这事的人都急了,病人、邻居挤到他家门口,想看看他。家里摆满花圈,灵堂简朴,来的都是普通百姓。他61岁走的,消息传开,街坊们自发悼念,哭声响了一整天。蒋介石也听说了,送了挽联,说他医术高,仁心大。张栋梁给蒋治过失眠,效果不错,蒋一直记着这份恩情。 张栋梁一辈子没闲着,小时候啃医书,长大了救人命,穷人富人都一视同仁。他家境不算差,可总把钱花在病人身上,自己过得简单。南京人提起他,都说他是个真大夫,心肠好,医术硬。他的故事不光是救人那么简单,更让人看到那时候医者的担当。生死一线,他敢开棺,敢出手,这就是他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