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湖南衡阳,一个11岁的男孩因为玩游戏砍家里家具,他妈实在受不了,把他送进了孤儿院,说她自己查出来乳腺癌,没力气管了。 暑假本是孩子放松的日子,湖南衡阳祁东的一个家庭却因为孩子沉迷网络游戏闹得鸡飞狗跳。 7月下旬,当地一位母亲带着11岁的儿子陈雨找到媒体,说自己实在管不了这个孩子,想把他送到孤儿院去。 当时男孩哭闹着喊“我的游戏皮肤和道具全没了”,却半句没提自己哪里做错了,母亲站在一旁红着眼眶,一言不发。 这事儿很快传开,有人觉得这母亲太狠心,亲生儿子说送就送。 可了解内情后才发现,这家人早已被孩子的行为磨没了耐心。 陈雨在家不是第一次闹脾气,家里的家具上到处是刀砍的痕迹,外婆说光是为这事儿就报过两次警。 无独有偶,湖南长沙另一个家庭也因为孩子沉迷游戏闹上新闻,18岁的高考生小凯,高考后被父母断水断电赶出家门,起因是他从“985种子选手”堕落成成绩垫底,还在家打砸电器、剪空调线威胁长辈。 两个孩子,一个11岁一个18岁,都因为沉迷游戏让家庭关系降到冰点。 细究这两个家庭的情况,满是说不出的无奈。 陈雨的妈妈今年41岁,前两年查出乳腺癌,放疗后身体一直没恢复好,连工作都找不到。 丈夫在孩子7岁那年就失联了,后来才知道对方早就有家室,这些年孩子全靠她和外婆带大。 本以为孩子成绩好能让人省心,陈雨每年都拿奖状,从没掉出过班级前六名,可他8岁才上一年级,现在11岁了还在读三年级,年龄和年级差了一大截。 更让人头疼的是,孩子沉迷游戏后脾气越来越暴,一言不合就拿刀砍家具,妈妈本就虚弱的身体,被孩子这么折腾,病情都加重了。 小凯家则是另一种压力。
父母为了让他有好前程,把他从县城送到长沙顶尖高中,还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 可高中三年,手机成了孩子的“新欢”:早自习躲厕所打游戏,晚自习溜去网吧,凌晨在被窝里刷手机,第二天上课昏昏沉沉。 父母试过没收手机,他就借钱买二手的,陪读监督,他半夜翻窗出去上网,写了保证书,转天该玩还玩。 高考考了575分,虽然过了一本线,但在这所985录取率超85%的学校里排倒数,父母攒了三年的失望,终于在他18岁那天爆发,换了门锁把他“赶”出了门。 孩子变成这样,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陈雨说自己不喜欢爸爸,因为爸爸总打他,这话听着让人心酸,可他砍家具的暴力行为,又偏偏带着爸爸当年施暴的影子。 小凯剪空调线、写遗书威胁父母,这种极端的应对方式,也和父母“没收手机、断水断电”的强硬手段隐隐呼应。 家里要是没了温暖和沟通,孩子就容易往游戏里钻,游戏里有升级的快乐,有自己能说了算的自由,这些要是在家庭里找不到,手机自然就成了“救命稻草”。 就像专家说的,要是父母总在家制造痛苦,孩子可不就从游戏里找快乐吗? 这事儿传开后,网友的看法也挺有意思。 一开始有人觉得陈雨妈妈太狠心,哪有亲妈送孩子去孤儿院的? 可看到家具上的刀痕,听到孩子哭闹时还惦记游戏道具,不少人又转了态度:“这孩子明明啥都懂,就是欺负软的。” 小凯的事也是,刚开始有人骂父母“唯分数论”,知道他打砸家具、威胁长辈后,又有人说“换我也忍不了”。 其实大家都明白,没有哪个父母天生想对孩子狠,只是一次次失望攒多了,才咬着牙做了极端的决定。 说到底,防止孩子沉迷游戏,还得从家里的氛围改起。 家长别总想着“没收手机”、“讲道理”这些硬办法,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和孩子站在一边的。 孩子放学回家,别急着问成绩,问问他今天玩得开心吗?遇到难处了吗? 平时多陪孩子做点正经事,打球、看书、哪怕一起做饭,让家里的快乐比游戏多,孩子自然不会总抱着手机不放。 还有就是从小培养责任感,让孩子做点家务,知道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不能只顾着自己玩。 陈雨妈妈最后没真把孩子送孤儿院,小凯后来也回了家,可这些家庭的裂痕不是一天能补好的。 养孩子就像种庄稼,得浇水施肥,不能光等着结果,更不能急了就用锄头刨。 要是家里有温暖,有沟通,有彼此的体谅,孩子又怎么会躲在游戏里不出来呢? 要知道,再好玩的游戏,也比不上家里有人盼着你、等着你的踏实。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