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俄乌战争爆发,其实本质上全是苏联的错误,这一点普京说得很对。就是苏联把200多年

俄乌战争爆发,其实本质上全是苏联的错误,这一点普京说得很对。就是苏联把200多年在欧洲战争,大部分夺取的土地都划到了乌克兰名下,所以就弄出来一个超级大的乌克兰。 俄乌这场仗,打到2025年7月,快三年了,各种分析满天飞,有说北约东扩的,有说普京野心的。但聊来聊去,我总觉得很多人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病根儿”,一个被普京反复提及,却总被西方媒体当成“战争借口”的东西。 说白了,这事儿的锅,很大程度上得苏联来背。普京说现代乌克兰是苏联,特别是列宁创造的,这话虽然听着刺耳,但你掰开揉碎了看历史,会发现他还真没说错。苏联这个“老大哥”,当年出于各种考量,大笔一挥,硬生生“拼凑”出了一个边界和版图都极其复杂的乌克兰。正是这些历史遗留的“拼接缝”,在苏联解体后,成了不断撕裂的伤口。 故事得从1917年说起。沙皇俄国倒了,布尔什维克上台。当时乌克兰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成立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为了争取乌克兰的支持,对抗白军和外国干涉,列宁想了个办法:承认乌克兰的独立,但要是一个“苏维埃”的乌克兰。 关键的操作来了。为了让这个新生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无产阶级力量更强一些,列宁做主,把原本不属于传统乌克兰地区的顿巴斯划了进去。顿巴斯当时叫“顿涅茨克-克里沃罗格苏维埃共和国”,工业基础雄厚,煤矿工人多,是标准的无产阶级“根据地”。列宁觉得,把这块地方并入农业为主的乌克兰,能“掺沙子”,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去改造农民。 时间快进到二战结束。斯大林作为战胜国领袖,开始重新描画东欧的版图。根据和希特勒秘密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及战后的雅尔塔体系,苏联吞并了波兰东部的大片领土。 这片土地怎么处理呢?斯大林大手一挥,又塞给了乌克兰。于是,历史上长期属于波兰立陶宛联邦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等地区,成了乌克兰的西部领土。利沃夫这座几百年来都是波兰文化重镇的城市,一夜之间成了乌克兰的城市。 这还不算完。南边,从罗马尼亚手里拿来的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南部,也并入了乌克兰。西边,从捷克斯洛伐克手里拿来的外喀尔巴阡地区,同样如此。 这下好了,乌克兰的版图“西扩”了一大块。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新并入的地区,几百年来都在中欧文化的浸润下,宗教信仰、语言习惯、民族认同都和乌克兰东部,乃至和俄罗斯,有着天壤之别。这里的民众对苏联的统治充满抵触,乌克兰民族主义乃至分裂主义思想,也恰恰是在这片土地上最为根深蒂固。 如果说列宁和斯大林的操作还有复杂的政治和战略背景,那赫鲁晓夫在1954年的一个决定,就显得有些“随性”了。 那年,为了庆祝《佩列亚斯拉夫条约》签订300周年,赫鲁晓夫大笔一挥,把克里米亚划归给了乌克兰。 赫鲁晓夫本人在乌克兰工作多年,对乌克兰有感情,这个决定可能带有一些个人色彩。但在当时,这依然是一个在苏联框架内的行政区划变动,没人觉得是什么大事。 这一下,一个“超级乌克兰”彻底成型了。它的东部,是列宁划入的工业区,亲俄情绪浓厚;它的南部,是赫鲁晓夫送的战略要地克里米亚,俄罗斯认同感极强;它的西部,是斯大林并入的中欧土地,思想上极端亲西方,对俄罗斯充满警惕和敌意;而它的中部,才是传统意义上的乌克兰核心区。 这样一个内部差异巨大、历史认同感被强行“缝合”的国家,在苏联这个强力胶水失效之后,不出问题才怪。 1991年,苏联轰然倒塌。一夜之间,地图上的行政边界,变成了国与国之间的主权边界。这份苏联留下的“遗产”,瞬间成了烫手山芋。 乌克兰独立了,它继承了苏联时期划定的所有领土,成了一个拥有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扼守黑海要冲的欧洲大国。但这个国家的内部,从一开始就是分裂的。东部和南部的民众看着莫斯科,感觉更亲切;西部的民众则心向布鲁塞尔和华盛顿。 俄罗斯在最初的混乱和虚弱中,承认了这一现实。但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家院子里的一部分,被邻居连带着院墙一起圈走了,心里总归不是滋味。尤其是克里米亚的归属和黑海舰队的驻扎问题,成了两国之间长期的刺。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从“颜色革命”到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入俄”和顿巴斯战争,再到2022年战火全面爆发。每一步,几乎都踩在苏联时期埋下的那些历史地雷上。与其说是普京在2022年发动了战争,不如说他是按下了那颗早已进入倒计时的定时炸弹的引爆器。 普京在国情咨文里说,西方想从俄罗斯手里夺走“历史上的俄罗斯领土”,也就是今天的乌克兰。这话从国际法上看站不住脚,但在俄罗斯的历史叙事里,逻辑是自洽的。他认为,是西方利用了乌克兰内部的分裂,挑动“反俄”情绪,试图把这个本该是兄弟的国家,变成一把抵在俄罗斯胸口的尖刀。而这把刀能够被递过来,恰恰是因为苏联当年的“无心之失”或者说“有意为之”,创造了一个结构上极其脆弱、极易被外部势力操纵的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