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76年10月6日,吃过晚饭后,坐立不安的陈永贵,接到了开政治局会议的通知,立

1976年10月6日,吃过晚饭后,坐立不安的陈永贵,接到了开政治局会议的通知,立即想到了住在他隔壁的吴桂贤,对工作人员说:“通知西院的一块走!咱车在头里,叫她跟后头,你们的车跟着,不能叫她单独行动!”

陈永贵这个人,从小在山西昔阳大寨长大,1914年出生,家里穷得叮当响,爸妈早没了,他就跟着别人家干活,种地放羊啥都来,没上过一天学。四十三岁那年才参加扫盲班,勉强认几个字。1948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当上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那时候大寨条件差,山高石头多,他带着村民修梯田,开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推广自力更生经验,渐渐出了名。1963年夏天,大寨遭洪水,房子塌了,地冲毁了,他组织大家清理淤泥,重修水利,恢复生产,这事被上级看中,经验推广开来。他的职务一步步升,1969年进中共中央委员会,1973年成政治局委员,1975年任国务院副总理,管农业。陈永贵一直保持农民作风,穿朴素衣服,常下地干活,强调集体劳动原则。在中央工作时,他推动农村项目,协调资源分配。 1980年他辞去职务,搬到北京郊区农场当顾问,继续干些简单农活,1986年3月因肺癌在北京医院去世,骨灰按意愿埋在大寨山上。吴桂贤1938年生在河南巩义贫农家,童年家境难,十三岁去陕西西北国棉一厂当纺织工,操作机器。1955年入共青团,1958年入党,通过努力多次当先进,1965年评为全国纺织典型。她边干活边学,1968年西北大学毕业,后当厂领导,管生产车间。1973年选政治局候补委员,1975年任国务院副总理,负责协调领域。

吴桂贤在副总理位上注重基层调研,常去工厂查设备和工人情况。1977年她主动辞职,回陕西继续工作,当纺织厂领导,管车间生产,检查机器。1982年又获劳动模范,1988年调深圳印染企业,先副总后董事长,处理管理和市场。1998年退休,参与社会组织,推动区域合作,至2025年4月在深圳医院逝世,享年87岁。陈永贵和吴桂贤都是从基层上来的人,经历类似,从普通劳动者到高层领导,靠勤奋和贡献。他们的故事反映了那个时代工人农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机会。陈永贵在大寨的实践影响了全国农业政策,吴桂贤在纺织业推动了妇女权益和工会工作。两人晚年都回归平凡,陈永贵在农场劳作,吴桂贤搞扶贫项目。这俩人的人生轨迹,接地气,告诉大家努力就能改变命运,但也得适应时代变化。他们的贡献在于推动生产力和基层发展,不是空谈理论。 1976年10月6日傍晚,陈永贵接到政治局会议通知,时间定在晚上八时中南海怀仁堂。他立刻安排工作人员通知邻居吴桂贤,一起前往。吴桂贤那时是政治局候补委员,两人住得近,常有联系。工作人员安排车辆,陈永贵车在前,吴桂贤跟后,其他车护送,确保安全。车队出发,途中陈永贵提到会议涉及重大问题,需要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吴桂贤回应已听到些情况。车到中南海,进怀仁堂,大厅里华国锋、叶剑英等领导人已就座。

大家交换位置,会议准时开,先通报某些活动细节,然后宣布隔离审查措施,会场短暂安静,继续讨论。陈永贵听各项内容,与会者一致同意。这次会议标志着党和国家进入新阶段,解决了内部问题,推动稳定和发展。陈永贵和吴桂贤作为参会者,见证了这一转变。会议从晚上十时开到次日凌晨,历时几小时,主要由华国锋和叶剑英讲话,强调意义和处置。出席的有李先念、汪东兴、陈锡联等,共十一人。会议通过决议,待中央全会追认。这事处理得果断,避免了更大混乱。 会议后,陈永贵和吴桂贤离开怀仁堂,次日北京有群众活动庆祝转变。党和国家转入新时期,陈永贵继续副总理工作,处理农业事务,组织全国会议,推动生产恢复。1977年他参与多项决策,至1980年辞职,搬东郊农场当顾问,每天起床干农活,修剪作物,保持习惯。吴桂贤返回岗位,负责工会和妇联重建,协调安排,常基层走访。1977年主动辞副总理,调陕西纺织厂副书记,管生产,检查运转。1982年获模范,继续岗位。1988年去深圳印染厂任职,先副总后董事长,处理染色和销售,扩展规模。1998年退休,成立促进会,推动扶贫,组织资金援乡村。陈永贵农场时,偶尔查附近水利,1986年3月肺癌治疗无效逝世,遗体火化,骨灰运大寨安放,建简单陵园。吴桂贤晚年住深圳,参与活动,2025年4月25日医院离世,告别仪式5月1日在当地殡仪馆,家属出席。两人从基层起步,贡献国家人民事业,晚年平凡,体现了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