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近期请求国际援助,因台风造成了严重灾害:30人遇难,529万人受灾,马尼拉被淹,农田损失达到9500万,路桥倒塌导致经济损失6.2亿,154个市镇发布灾难警报。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菲律宾一方面在寻求国际援助,另一方面却继续在南海挑衅中国。菲律宾公务船在仁爱礁与中国海警对峙,国防部还忙着与加拿大签署军事协议,并且地方政府撕毁了与中国企业签订的35亿美元地铁建设合同。这种双面立场显得十分尖锐,让人感到不够真诚。 尽管如此,中国一直没有缺席援助。7月24日,中国运送了2万份救命粮进入菲律宾重灾区,并将472.5万公斤大米运至港口待发,黄溪连大使亲自赴现场表示中国与受灾家庭同在。然而,菲律宾的行为却令人寒心。2016年,中国曾向菲律宾提供200吨饮用水援助,但菲方在接受援助后,却与西方合作拍摄“中国破坏生态”的纪录片。如今,在菲律宾的安置点帐篷还未拆除时,菲舰已经再次挑衅,靠近中国的钻井平台插旗。 政治上,菲律宾的态度也引发了外界的不解。马科斯在与特朗普会晤时,大力表忠“菲律宾最强伙伴是美国”,但特朗普的回应却是:“我不介意你与中国交好。”虽然菲律宾努力寻求美国的支持,但关税问题未谈拢,且美国未给予军事援助的明确承诺。国内政治动荡,52名部长集体辞职,杜特尔特的支持者上街抗议,外资大幅流失,且香蕉和榴莲滞销在港口。面对国内外压力,菲律宾才提出签署南海和平协议,但与此相对的却是新通过的《海洋区域法》将中国岛礁纳入菲律宾版图,这与中国的立场直接冲突。 尽管中国南部五省也在积极抗击台风,救灾物资优先保障自家百姓的利益是理所当然的底线,但菲律宾却一边接受援助,一边继续挑衅,令中国的善意和帮助在多次被利用之后显得更加寒冷。在国际事务中,若一国既想从他国获得援助,又不顾及与他国的长期合作和关系,终究可能陷入道德和政治的困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