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大姑——孙维世(下)

大肥肥文史说 2024-12-05 03:37:18

作者:孙冰

给毛泽东当翻译

1949年底,毛泽东到莫斯科和斯大林会面,结果意见分歧和文化差异让双方陷入僵局, 翻译组长师哲把正在匈牙利参加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孙维世等人紧急调到莫斯科协助,周恩来也到了莫斯科。孙维世加入了翻译组,她不但参加了会晤上的翻译,也是负责陪同毛泽东参观苏联名胜的翻译兼向导。当时斯大林的态度让毛泽东非常不爽,一度陷入僵局。孙维世的加入就像一幅润滑剂,她将中俄文化习俗的差异在谈笑风生中传递给毛泽东,大大缓解了毛对斯大林的抵触情绪。

毛泽东与俄语翻译孙维世在苏联,1950年

孙维世随中共领导人归国时,遇到了到车站迎接的江青。她拉着孙维世的手,十分亲热地对孙维世说:“你是总理的女儿,我是主席的夫人,今后我们俩应该好好团结起来。”江青问了很多有关毛泽东在苏联的情况,但孙维世始终对此话题只字不提。

后来她才知道:这是毛泽东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国,江青要求一起去,毛泽东不许,而毛泽东却高度赞赏孙维世在莫斯科的工作。孙维世没有想到,莫斯科一行给毛泽东当了翻译,受到了毛泽东的表扬,却让江青嫉恨在心。

1950年2月,毛泽东结束访苏回国途经海拉尔车站下车散步,左起孙维世、毛泽东、高岗、欧阳钦、叶子龙、周恩来、滕代远

红色戏剧专家

1950年1月回国后,孙维世协助廖承志筹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投身于她所热爱的话剧事业,不仅翻译、表演和导演了一大批当时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著名话剧剧目,还参与创建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担任着“青艺”的总导演和副院长。

孙维世金山同苏联专家

周恩来对自己的亲戚和周边的人都非常严格,从来不给自己的侄子侄女或干女儿任何工作上的便利或谋求什么好处。孙维世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够像孩子看望父母那样,出入一般人只能遥望的中南海。大家说孙维世是“红色公主”,事实上孙维世自己没有半点这种概念。她在单位或对外根本就不提他们经常去西花厅的事。

孙维世(左一)姐妹为周恩来邓颖超庆祝银婚纪念,1950年

1950-60年代初,党内的各种运动不断,单位第一把手必须是从延安出来的共产党干部。当时青艺是宣传口喉舌,因为孙维世不是长期在延安的,金山是上海地下党出来的,他们并没有因为周恩来的关系获得特殊的待遇或提拔,反而是处处受到压制。孙维世虽然有才华有能力, 但她受西方文学影响很深,接受的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教育体系,那都是外国人性论的东西,完全不符合当时的革命大方向。

孙维世和金山在专业上的才华,让青艺的左派领导很不爽,说孙维世是极右思想。文化大革命之前,青艺就把孙维世和金山的副院长都给撤了。1960年代初困难时期,孙维世就被单位送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对面那个公社里头接受改造。

孙维世被铁人王进喜逗乐了,1965年在大庆

总理听说孙维世在青艺挨整,对她要求就更严了,直接让孙维世去大庆体验生活,接受工人再教育,要求她搞出革命创作。

记得孙维世当时告诉我们,大庆当时的生活很苦,她说他常常饿得前心贴肚皮,可是她一直非常乐观。

周恩来接见正在大庆深入生活的孙维世,1965年

冤案水落石出

在2017年《周恩来的故事》电影中,有一个片段:1968年10月,周总理在办公室里看阅公安部送来的有关孙维世的死亡报告书,“在押犯孙维世于10月12日晚11时送公安部医院,诊断系蜘蛛膜下腔出血,经治疗无效,于14日下午3时30分死亡。特此报告。王明苏修特务专案组。”

周恩来在孙维世死亡报告上批示并告诉秘书“马上送公安部,叮嘱他们要保护好孙维世的遗体,准备检验。”秘书奉命走后, 周总理拿着孙维世的遗照在沉思着……秘书进来说:“总理,孙维世同志的尸体已经火化了,他们说按反革命处理的,连骨灰也没留下。”周总理拍案而起:“太过分了!”

周恩来与孙维世在苏联

孙维世专案组成员透露:

一位曾参与过审讯的人说,对孙的每次审讯都是一场蹂躏。王××说:“孙维世那个案子不能提,一提就做恶梦,好几年都缓不过来那个劲。孙维世在里面不到半年就给弄死了,那是早就有人关照过了,根本活不过整年去(指1968年)。

一开始审她,我还去了,可去一次我就不去了,不是不让我去,而是我不敢去了,那不叫审,那就叫整,说得具体点那就是侮辱人,用书面上的话说就是蹂躏。

我有次还问我们的头头说怎么这么整这女的,头头给我一份材料看,我一看,这案子来头太大了,上面都点名了。

那几个专案的人整累了,回来喝水聊天时还说,那女的(指孙维世)性子真××的烈,还以为这是中南海呢?

孙维世死的那天我不值班,回来取东西时,听他们说她死了,要我们立刻赶去,我就去了,正赶上往外抬人,死的太惨了,身上就盖着一条白布单,脸上还有血。

后来八十年代让我们这些人交待时,我就把头头给我看的那个材料也给交待了,材料上有一句话我记得最清楚,这是江青说的,那时候江青是什么人啊,她说的话跟圣旨也差不多,我怎么能记不得呢?

材料上说孙维世从大庆回来还去见过毛主席,江青就指这件事说孙维世是狐狸精,是美女蛇,还说是她是主席身边的定时炸弹。后来上级组织把我交待的这段话给删了,也没给我解释为什么。”

孙维世和金山

文革后期,孙维世的丈夫金山等人曾去中央文革专案组查询孙的情况。在材料里,专案组认定她是现行反革命的结论仅仅只有几行字,而具体罪行只有一条:“ 1950年代曾经给李立三的妻子李莎送过青年艺术剧院的戏票。”因为李莎是苏联人,孙维世也是毫无道理地被扣上了苏修特务的帽子。

就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民艺术家,一位革命烈士的后代,一位叫周恩来爸爸的人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迫害致死。当年她才48岁,正是她在文艺事业上出成果的黄金岁月。一代才女、红色专家如流星般陨落历史的尘埃。

1977年6月9日,文化部艺术局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孙维世开了追悼会,为她平反昭雪,并安放了她的遗像。

孙维世在八宝山的墓位

大姑父金山平反后,曾经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莫将血恨付秋风》,纪念妻子孙维世。后来,金山与同样在文革中丧偶的小姑孙世新生活在一起,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几年,1982年7月金山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71岁。

金山孙维世被关起来之后,养女孙小兰无法忍受家里的这种变故和落差,她找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回到她身边,改了名字。改革开放后,她埋名隐姓移民去了加拿大。

邓颖超与孙维世养女孙小兰

作者档案

1977年当兵时的本文作者

孙冰,原名孙磐,孙炳文孙女,孙泱长女。1954年生于北京。少年时期遭逢乱世,父亡家破,13岁因“反江青言论”被关押,14岁赴“五七干校”,15岁下乡,经历了农民、工人、军人、大学生、从商等职业。

1981年出国,后嫁在华工作的比利时人范克高夫,返回中国定居,曾在世界500强法国阿尔卡特、阿尔斯通公司工作,负责政府关系。目前是北京大策略商业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外专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外国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丈夫范克高夫长期在中国任职外企高管,曾获中国对外国人的最高奖中国国家友谊奖、比利时国王授予的骑士勋章等荣誉。

延伸阅读

孙维世在苏联

林伯渠的女儿林利在她的回忆录《往事琐记》中,回忆与孙维世在苏联的情况:

1939年下半年,周恩来同志因手臂骨折来苏联治疗。跟他同来的有邓颖超同志,他们的干女儿孙维世作为他的秘书也来了,到苏联后孙维世很快就融入了共产国际来自中国的圈子。他们来七部看望我们,给一向寂静的校园带来了兴奋和欢乐的气氛。我清楚地记得他们一来,维世立即教我们大家唱延安流行的歌曲。学员中大部分人五音不全,但也都十分认真地学唱。最好笑的是刘亚楼同志,他一本正经地跟着大家唱,完全不顾什么调子,等于是大声背诵。

孙维世在苏联与朋友留影

至今我还记得他“背诵”的那首“月儿弯弯影儿长”的歌,一字不差,但只是大声背诵而已。维世后来每来一次,我们就有一次文娱活动。我十分喜欢她那活泼又诙谐的性格,第一次见面就邀她到我房间聊天。我们各自向对方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和家人情况,觉得十分投缘,立即成了朋友。

林琳、孙维世、林利,1945年7月在莫斯科合影

1940年3月的一天,我从郊外去市里的“留克斯”(共产国际宿舍),和即将回国的周恩来等同志告别。当时,共产国际干部部的马尔特维诺夫也在座,恩来同志把我和维世当面托付给他,说以后这两个孩子要留在莫斯科生活、学习,请他照顾。马尔特维诺夫立即表示要关照我们,同时向恩来同志提出,要我们加入苏联国籍,以便日后在苏联人中间过组织生活。关于这点,我和维世以后并未遵从。

前排左起孙维世、邓颖超、任弼时、蔡畅;后排左起周恩来、陈琮英、张梅。苏联1940年

任弼时同志回国后,共产国际中国党代表曾暂时由林彪接任。但林身体不好,所以组织上决定他只管大事,不管小事。他就住到共产国际宿舍“留克斯”来。他妻子张梅正在生孩子。林彪经常到我和维世住的红色救济会大楼来。我不以为奇,把他当作一位领导同志兼长辈,不料这时他却在追求孙维世。

孙维世、邓颖超、任弼时陈琮英夫妇和孩子一家在莫斯科

追求维世的还有别人,如刘亚楼同志就是一个,他公开表示追维世。我们只把这事当作笑料。至于林彪追维世,我却一点也不知道,他做得很隐蔽。他来邀维世出去玩,让我也参加,一起逛马路、公园。我完全想象不到,一个男人在妻子生孩子的时候竟然会去追求别的女孩子。

孙维世在苏联

林彪即将回国的前夕,竟要维世跟他一起走。维世拿我做挡箭牌,说莉莉不走,她也不走。林竟说,那就都走。维世跟我说,我很诧异,说组织上原定要我们留莫学习的,怎么又改变了?林当时是党代表,他的话有权威性。维世说,那你写封信给他,说明情况。其实我们住得很近,我也可直接去问他,但听了维世的话,便写了一封信,由维世转交。于是,我和维世跟林彪回国之事就此作罢。

莫斯科的中国同志。后排左起蔡畅、陈郁、杨之华、刘亚楼、孙维世、邓颖超;前排左起任弼时、陈琮英、周恩来

直到1943年,林彪辗转托人带了一封信给维世,信中说他不得已听从别人劝告结了婚,但维世留给他的印象甚深。我看了信大奇(维世和我之间无秘密可言,只是有些事我当时不知,事后她才告诉我)。维世才告诉我,林彪1941年临行之前,要和她结婚,要她同他一起走。至于原来的妻子,不管维世态度如何,他都决定和她分手。果然他的前妻张梅带着婴儿留在了苏联,战时住在伊凡诺沃国际儿童院。对林彪的这封信,我们取笑了一阵,并找出其中文法的误谬。可见,维世对林对她的追求是毫不在乎的。没想到此事后来竟给维世带来了灭顶之灾。 ……

中国同志在苏联,前排左起:孙维世、李特特、林利;后排左起:陈祖涛、朱仲丽、刘允斌、林月琴

“在办回国手续的过程中,经常和联共对外联络部的工作人员尼哥拉也夫联系。在办手续过程中,尼哥拉也夫告诉我们,李立三的夫人李莎将带着三岁的女儿与我们同行。意思是要我们一路上照顾她。要知道当年从莫斯科去哈尔滨不仅路途遥远,而且没有直达火车,中途必须在赤塔转车,然后坐上一列去边境奥特波尔的车,经过边界的严格检查,登上窄轨的去满洲里的小火车,在满洲里再换乘去哈尔滨的车。到了满洲里,总算回到了祖国!李立三同志派了一个班的警卫战士来接他的妻子,我们一起上了去哈尔滨的火车。 ……

孙维世与中国同志在莫斯科

李立三对维世说,他知道她和林彪之间的事情,在哈尔滨暂住数日,即安排我们去延安。我的目的地本是延安,当然没有异议,但维世不知为何却要立即避走。经过反复诘问,原来情况曲折:在我们回国前,林彪知道维世将要来哈尔滨,情绪异常激动,竟向东北局的一些领导同志倾诉心事。说他原本爱维世,只为先回国,在延安经同志们撺辍,才另娶叶群。现在孙维世回国,他心情难以平静。叶群知道后也到处哭哭啼啼。东北局的领导人大概是为了维护东北主要领导者林彪的安宁,只好把孙维世遣走。这件事就交李立三办。几天后,孙维世和林莉就被送到了延安。

孙维世与周恩来、邓颖超在莫斯科

上面是林伯渠女儿林利的回忆。林彪追求孙维世未果,却成了叶群心中的刺。文革后很多年,林彪的女儿林豆豆告诉我,她的母亲叶群不许他们家里的任何人提孙维世,不准他们看任何同孙维世有关的演出,可见叶群对有多介意孙维世。林彪娶了一个有野心的太太,结果是害死了自己,真是悲哀呀!

孙泱、孙新世、孙维世与孙泱长子孙延滨

对孙维世的评价

罗瑞卿大将评价孙维世:“这是我党培养的第一位戏剧专家,红色专家。”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周志强评价道:“孙维世同志是共和国戏剧事业当之无愧的奠基者,一座光芒四射、永远引导中国戏剧人前赴后继、不断前行的艺海航标。”

著名文艺批评家杜高说:“孙维世不但奠定了青年艺术剧院和实验话剧院的基础,还是中国儿童戏剧的开拓者。”

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李畅:“孙维世推广的保留剧目制度对演员的培养功不可没,现在能有很多好的演员活跃在舞台上也和这种制度有关系,这是我们的一个法宝。”

孙维世与外祖父任芝铭

游本昌说,孙维世是透明的、可亲的艺术家,"文革"使她没来得及继续走向高峰,“她是艺术家当中的人民烈士,艺术家当中的人民英雄,这一点没有一个艺术家可以和她比。”

原大亚湾核电站董事长潘燕生回忆:1951年孙维世和金山到北京石景山热电厂为创造体验生活,孙维世和金山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白天他们同工人们一起下车间,晚上孙维世把身边发生的事情都编成歌,并教大家,带着大家唱,在孙维世的带动下,全厂上上下下都开始唱歌,石景山热电厂从领导到工人,大家都喜欢她,都说她是大家的开心果。

孙维世与金山

孙维世是中国共产党培养的第一位红色戏剧专家及翻译,她是新中国戏剧奠基人,她与焦菊隐、黄佐临并称为新中国三大戏剧导演,她系统地运用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排演中国话剧;给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导演人才;在演艺、导演、翻译等多方面均有建树。孙维世曾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中央实验话剧院副院长,中国剧协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理事,是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 孙维世导演了《保尔·柯察金》《钦差大臣》,儿童剧《小白兔》等。《初升的太阳》是新中国话剧史上第一次专家与群众合作的艺术创造,是反应大庆精神的戏剧。

孙泱与孙维世兄妹

孙维世在颐和园

文章转自老知青家园

0 阅读:12
大肥肥文史说

大肥肥文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