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凌晨2点开记者会再讽拜登:一场深夜的政治表演与权力博弈

巳巳如意 2025-04-22 16:29:25

导语

凌晨2点的白宫灯火通明,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召开记者会,再度将矛头指向前总统拜登。这场深夜的“政治秀”不仅延续了他对拜登的持续攻击,更暴露了美国两党斗争的激化与特朗普巩固核心支持者的策略。从“赦免令无效”到“重返政坛”的嘲讽,这场深夜发声的背后,是一场关乎权力合法性与舆论主导权的角力。

一、赦免令争议:特朗普的“法律战”新战场

自动签名笔的合法性指控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再次强调,拜登卸任前签署的赦免令因使用自动签名设备(Autopen)而“无效”,并称拜登对赦免内容“毫不知情”。这些赦免包括前传染病专家福奇、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及调查国会山骚乱事件的议员,旨在防止特朗普政府对其追责。

法律与政治的双重博弈

特朗普引用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的观点,试图推翻赦免的合法性。然而,美国宪法对赦免权的行使方式并无严格限制,1929年司法部意见及乔治·W·布什政府的先例均支持使用自动签名设备7。法律专家指出,特朗普此举更多是为后续起诉拜登盟友造势,而非基于法律实质。

二、嘲讽拜登“重返政坛”:年龄与影响力的舆论战

“我希望如此”背后的政治算计

针对美媒曝光的拜登计划协助民主党筹款并“重返政坛”的消息,特朗普回应称“我希望如此”。这一表态看似支持,实为暗讽:

年龄攻击:拜登已82岁,特朗普借此强化其“过时”形象,与自身“精力充沛”形成对比。

党内分裂:民主党支持率跌至27%的历史低位,党内对拜登的角色分歧显著,部分成员认为其代表“过去的失败”而非未来希望。

深夜记者会的传播策略

选择凌晨2点召开记者会,既符合特朗普“打破常规”的个人风格,也通过制造突发新闻抢占次日头条。社交媒体数据显示,相关话题在发布会后两小时内阅读量破亿,成功转移公众对近期政策争议(如加密峰会发言潦草)的注意力。

三、深层动机:巩固基本盘与干扰民主党重组

巩固核心支持者

特朗普持续攻击拜登,旨在激发保守派选民对“深层政府”的敌意。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相关帖文评论区充斥“拜登腐败”“追责到底”的呼声,显示此举有效凝聚了铁杆支持者。

干扰民主党复苏

民主党正陷入“领袖真空”,拜登的回归提议遭遇冷遇,党内急需新面孔重振士气。特朗普通过放大拜登的争议,加剧民主党内部矛盾,拖延其重组进程。

四、争议与风险:总统权力的边界试探

司法独立的挑战

特朗普声称赦免令无效,可能推动司法部起诉拜登盟友,这将打破两党间“卸任总统不被追责”的潜规则,加剧政治极化。若法院最终支持特朗普主张,总统赦免权的权威性或遭永久削弱。

舆论反噬的可能性

部分中间选民对特朗普的“报复性政治”表示担忧。民调显示,45%的独立选民认为其“滥用权力”,可能影响2026年中期选举的选情。

结语:深夜闹剧背后的美国政治裂痕

特朗普的凌晨记者会,既是个人风格的延续,更是美国政治极化的缩影。从法律边界的试探到舆论场的攻讦,这场“表演”折射出两党难以弥合的分歧与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正如《华盛顿邮报》所言:“当政治沦为一场永不休止的复仇游戏,民主的根基将愈发脆弱。”无论是拜登的赦免令,还是特朗普的深夜嘲讽,都在为美国政治的未来投下更深的阴影。

0 阅读:8
巳巳如意

巳巳如意

刨根问题栏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