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水脉的灵动与深情

江江众人 2024-06-24 21:11:06

在广袤的内蒙大地,那早期内蒙古黄灌区的角落里,水,是这片土地珍贵的馈赠。

曾经下乡的地方,水虽稀缺,可但凡有水之处,一切便都活泛了起来。夏日来临,顽皮的孩童总会偷偷潜入水中嬉戏,那欢快的笑声仿佛能穿透岁月。

每当农田浇灌之时,下游的鱼儿便会逆水而上,这可忙坏了闸坝的管理者。他们或是放下闸门,抽干水后徒手捉鱼;或是在曾经管理宽松的岁月里,用瓶子装上炸药和雷管,一声巨响,水面便飘起不少晕头转向的鱼,人们趁机迅速捞起,唯恐鱼儿片刻苏醒后逃之夭夭。

说起吃鱼,那时条件简陋,没有如今繁多的佐料,仅放点咸盐,用那带着淡黄如鸡蛋清色泽的黄河水煮出的鱼,却鲜美异常。人们用这黄河水洗菜做饭,甚至在人少之时,还会偷偷在其中游泳、洗澡。尽管起初饮用这黄河水,肚子或许会有些不适,但久而久之,竟也习惯,还喝出了感情。

然而,这片水脉带来的不只是欢乐与便利,也有意外与伤痛。单位修复闸门时,那本应吊起的闸门意外坠落,失效的钢丝绳弹出,重重打在一位职工的面部,虽抢救及时,却留下了深深的疤痕。

当骑着自行车沿着那总干渠或是民生渠行进,两排的树木令人心旷神怡。尤其在冬天,渠里的水结成冰,骑车在冰面上疾驰,速度快得惊人,虽坝的走向近乎直线,但仍需小心,一旦摔倒,后果不堪设想。可那飞速向前的感觉,至今回想起来,仍令人心潮澎湃。

这里虽没有行船的大船,只有维护用的一两人乘坐的小船,但坝上修成的路,架起的电话线,无不彰显着国家为守护这生命之水的投入。

在北方,缺水干旱是常态,山是呆板的,土丘是呆板的,沙漠戈壁亦是呆板的。唯有这流淌的水,灵动而充满生机,似天然的加湿器,调节着干燥的空气,更似一种象征,在人们心中种下绿色与希望的种子,让这片土地拥有了生命的力量。这水,永远在心中流淌,带着灵性,带着温暖,带着对未来的期许。

0 阅读:4
江江众人

江江众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