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剑100首次公开性能,4马赫速度4000公里射程,超越大半东风导弹

辉日高照 2024-11-20 14:22:16

文|娱栀

编辑|娱栀

前言

在军事装备领域,往往有些武器会在首次亮相时掀起轩然大波,而在第15届珠海航展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款让人始料未及的中国武器,悄然展示了自己的真实面目。

它是一枚导弹,却不仅仅是普通的导弹;它被誉为“杀手锏”,但为何又成为对传统打击方式的颠覆者?

从2019年国庆阅兵到今天首次披露性能,这款神秘武器到底强在哪?为何连外媒都感慨其“射程远超想象”?

超越猜测的性能

在过去提到长剑系列,军迷们大多会联想到长剑-10那种常规的亚音速巡航导弹,尽管射程已经不短,但其速度和打击能力却显得中规中矩。

而这次长剑-100的亮相,却打破了所有的惯性认知,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提升,更是一场跨时代的飞跃,射程3000-4000公里,速度高达4马赫,已经足够令人震撼。

最重要的是,这些参数并非末端速度,而是长剑-100全程的巡航速度,这样一款导弹,如何能在传统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之间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

长剑-100的射程不仅刷新了外界对巡航导弹的理解,也让许多人重新审视中国导弹技术的进步,它的射程已经超越了东风快递系列中一大半型号的能力。

以东风-21D为例,这款被外界誉为“航母杀手”的导弹虽然同样可以打击远距离目标,但其设计更多是为了应对移动目标。

而长剑-100,则显然更加灵活,既能执行对地攻击,又能承担对海作战任务,从技术逻辑上看,长剑-100似乎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巡航导弹了。

那这样一款导弹的优势仅仅在于速度和射程吗?显然不是,长剑-100还具备非常高的精度,据公开信息显示,它采用了惯性制导、地形匹配、卫星导航等多种制导方式。

这些技术叠加在一起,使它的打击精度可以达到米级,甚至更高,对于一枚巡航导弹来说,这样的精度不仅能够摧毁地面固定目标,甚至连高价值的移动目标也难以幸免。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国会投入这么多资源研发长剑-100?答案或许在于战略布局的需要,从2019年首次亮相以来,长剑-100的存在就不断引发猜测。

有人觉得它是东风系列的备胎,也有人相信它是为了填补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之间的技术空白,不论目的是什么,这款导弹的出现,已经成为中国导弹技术的重要标志。

这样一款武器,强大之处具体展现在哪些方面呢?又是否会改变未来的作战方式?

杀手锏

提到长剑-100,就不得不说它背后那引人注目的动力系统设计,这是一款真正意义上全程超音速飞行的巡航导弹。

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正是它的三级动力系统,这种设计在现代导弹领域并不常见,因为它需要在多阶段的飞行中完美切换动力源,同时保持稳定的轨迹。

相比传统的巡航导弹,长剑-100的技术复杂性要高出几个等级。

发射的第一阶段,长剑-100依靠固体火箭助推器迅速冲出发射车,这一步至关重要,不仅要让导弹迅速加速到超音速,还要将它送入30到40公里的临近空间。

第二阶段,固体冲压发动机接管动力系统,在临近空间保持全程超音速巡航,第三阶段则是导弹的末端滑翔阶段。

在这一阶段,它会以更高的速度和灵活的机动动作完成对目标的打击,这种动力设计,使得长剑-100既能高速飞行,又能在突防时有效规避敌方防空系统。

三级动力不仅让导弹飞得快,更让它飞得远,长剑-100的射程能够达到3000-4000公里,这已经超过了许多中程弹道导弹的能力。

关键在于它的飞行高度和动力转换效率,传统的巡航导弹为了躲避雷达,一般会选择贴地飞行,利用地形遮挡雷达波。

不过长剑-100却反其道而行之,在30到40公里的高空飞行,这一高度已经进入临近空间,不仅空气阻力极低,还避开了大部分防空系统的侦测范围。

这种飞行高度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弱点,目标暴露得更早,但长剑-100并不在意这一点,因为它依靠的是速度和突防能力。

以4马赫的速度从高空掠过,即便敌方防空系统发现它,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拦截部署。

更何况,这种导弹通常不会单独行动,在实战中它往往会成群结队发射,用密集的攻势彻底压垮防御体系。

对于火箭军来说,长剑-100的意义绝不仅是一次技术的突破,它更是一种战略上的“杀手锏”,在实战部署中,它可以打击敌方关键设施,比如地下掩体、军事指挥中心甚至是航空母舰。

它的出现,为中国提供了一种更灵活、更高效的远程打击手段,也填补了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之间的空白。

这款导弹所展现的技术和性能,显然为以后的军事发展铺平了道路,但问题是这样的技术积累是否仅仅局限于长剑-100本身?

技术积累的价值

长剑-100的出现并非一帆风顺,它的研发起点甚至可以用“低调”来形容,在“杀手锏工程”之初,它并不是第一选择,而是被定位为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技术备胎。

因为相比于弹道导弹那种划时代的创新,巡航导弹技术相对成熟,被认为是一种“稳妥”的选择,正是这种稳妥,为中国积累了无价的技术经验。

当时中国在反航母作战领域正迈出关键步伐,东风-21D的研发过程充满了技术挑战,而长剑-100则是为了防范技术路线可能失败的“保险方案”。

但幸运的是,东风-21D和后续的东风-26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反舰作战能力显著提升,于是长剑-100从“反舰备胎”逐步转型为更具战略意义的对地攻击武器。

这种转型并非简单的任务调整,而是一次全面升级,长剑-100的射程从原本反舰作战所需的几百公里,扩展到如今的3000-4000公里。

这一改变,不仅仅是动力系统的优化,更是技术定位的升华,从一款区域打击武器,转变为能覆盖多个国家和区域的战略武器,其背后是材料工艺、动力效率和制导技术的全面进步。

作为战略武器,长剑-100的精准性更是不可忽视的亮点,它能够在千里之外精确打击目标,而这种能力的背后,离不开中国近年来在制导技术上的突破,复合制导系统的应用,使得长剑-100不仅能够摧毁静止目标。

还能够锁定和击毁高价值的移动目标,这种能力在现代战争中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对敌方核心设施的打击中,能显著提高作战效能。

超燃冲压发动机是高超音速武器的核心,而亚燃冲压技术则是迈向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长剑-100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已经完全掌握了亚燃冲压技术。

区域格局的改变者

长剑-100不仅是一款技术先进的导弹,既为中国提供了强大的防御保障,也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战略威慑力。

亚太地区历来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而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军事部署也极为密集,从日本的三泽基地到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几乎所有重要的军事节点都在长剑-100的射程范围之内。

这意味着,在潜在的冲突中,中国具备了打击敌方核心后勤与指挥系统的能力,这种战略能力的出现,不仅提高了防御的可信度,更大幅增强了区域内的反介入拒止能力。

长剑-100的意义不仅在于射程,更在于其多用途作战能力,它可以对地打击,也可以对海作战,对于陆地目标,它能够摧毁掩体、机场等坚固设施。

对于海上目标,它甚至具备攻击航母的潜力,在实际使用中,长剑-100的高精度打击能力,可以精准摧毁敌方的关键设施,让对方陷入无指挥、无协同的混乱状态。

结语

长剑-100的出现,不仅是一种技术进步,更是中国在武器研发领域的创新实践,从全程超音速飞行到对地对海的多用途作战能力。

它的成功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努力,正如那句古老的谚语所说:剑虽藏鞘,亦可震敌心,这一切,正是强者的力量所在。

参考资料

珠海航展展板

中国青年报2019-12-05《长剑-100超音速巡航导弹有多厉害》

环球网2019-10-04《长剑100亮相说明中国巡航导弹部队快速崛起壮大》

0 阅读:0

辉日高照

简介: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