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出昏招,对华加征高额关税,中方回应让美国后怕

飞猪说飞机 2025-04-16 13:36:09

【前言:】

4月10号那天,美国政府出其不意地说了,他们打算给75个国家来个90天的关税缓征,但偏偏中国不在这个名单上。

表面上看,美国似乎在搞个大动作,但你要是细细品味这背后的操作,就能发现其中暗含着不少让人琢磨不透的玄机。

很明显,特朗普心里头已经打起了退堂鼓,可嘴上还是对中国硬气着。

与此同时,美国突然间将给中国的关税猛涨到了125%。

针对这事儿,中方可没惯着他,立马给出了坚决的答复。

这场关税争斗加剧得可真够快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回想去年这个时候,中美两边还在谈判桌上你来我往地摸底呢,没想到今年春天一来,两边的税率就跟安了加速器似的,嗖嗖往上涨。

美国对中国的关税一开始就是25%,但后来就像爬楼梯一样,一级一级往上涨。现在,加上各种惩罚性的关税,实际的税率早就超过了一百,变得相当高。

一般来说,要是关税超过了50%,那就差不多等于把商品拒之门外了。但双方却硬是把这场数字较量推高到了125%的惊人水平。

这就好比在美国的超市里,以前卖100块钱的中国商品,现在突然涨到225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价格根本卖不出去。

然而,关键是特朗普政府看起来并不太关心最终成果。

就在对中国关税提升到125%的那一天,特朗普冷不丁地说,要对75个“顺从”的国家经济体暂停加关税90天。

这做法真让人摸不着头脑:一边对中国严厉打压,毫不留情,另一边却突然对其他几个重要的贸易伙伴放宽限制,感觉就像是在搞“两面派”似的。

白宫方面出来说明,说这是那么回事,但懂行的人都心里清楚,这不过是想找个借口罢了。

探究一下这一系列行动背后的真正原因,说白了就是美国自己先顶不住了。

聊聊美国那边的情况,现在美国的普通民众过得可不太顺心。

超市里的货架隔三差五就空荡荡的,鸡蛋的价格在半年内嗖嗖往上涨,足足高了六成。现在啊,中产阶级也开始精打细算,瞅着打折的时候囤点卫生纸备着。

更糟糕的是,特朗普所说的美国制造业的大繁荣根本没看到,反而进口零件的价格上涨,导致底特律的汽车工厂不得不轮流给员工放假。

在这种情况底下,还非要坚持对全世界加税,企业肯定吃不消,选民们的支持率怕是要大跌了,选票都难保。

国际上简直是乱成一团糟。

那些原本紧跟美国步伐,为其摇旗助威的盟友们,一看自己的商品也被狠狠加上了重税,立刻就变了脸,反过来采取应对措施。

日本、欧盟和加拿大都站了出来,对美国采取了回击措施,特别是欧盟,直接对美国商品加征了25%的关税。

这简直就是在美国最要紧的关头给它火上浇油。

瞧瞧眼下的情形,真是让人忍俊不禁。特朗普一边喊着“美国优先”,另一边做的却是完全相反的事儿。

【中方反制】

遇到美国那套花哨的手段,中方倒是沉得住气,反应相当平稳。

美国一宣布对中国的关税提升到125%,咱们国家马上就给出了回应。

4月10号那天,咱们中国外交部有个叫林剑的发言人说了,美国干的这事儿损害了咱们的利益。咱们中国可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采取反制措施,跟他们杠到底!

之后,国家关税委员会发了通知,说从2025年4月12日开始,咱们会对美国的关税进行调整,从原来的84%往上涨到125%。

这一招,表面上看挺直接、挺狠的,但其实它是精准地戳中了美国的要害。

你得明白,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上的位置,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顶替掉的。

苹果手机要是没了深圳产的螺丝,压根儿就组装不起来,更甭提那些复杂的医疗设备、工业原材料这些关键物件了。

目前的情况是,美国公司就算得交更多税,也还是想继续从中国买东西,因为要是换别的供应商,花的钱比关税还要多。

简单来说,美国这一顿乱拳挥舞,让咱们中国企业吃了不少苦头。但反过来,美国自己也元气大伤。这就像咱们中国老话说的,自己挖坑往里跳,得不偿失啊!

【经济规律的反噬】

过去的事儿往往有着出人意料的雷同。

现在的状况,简直就是1930年那会儿《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的重演。

以前,美国也是大幅提高关税,结果导致全球贸易大幅度下滑,差不多减少了六成,就这样,大萧条出现了。

现在特朗普政府一边高喊着新口号,一边实际行动上却在重蹈覆辙,走着老路。

虽说美股眼下还勉强站在高位,但这都是美联储大肆印钱堆出来的虚假繁荣。

实体经济的数据可不会撒谎:制造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着三个月下滑,铁路运货的数量也掉到了十年前的水平,这些才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真实状况。

更有趣的是,特朗普老想着对中国出手制裁,结果我们这边却灵机一动,有了新对策。

以前咱们得靠进口芯片,现在自己动手制造了。那些做精密仪器的厂家,接到的国内订单数量直接翻了四倍。就连超市里,原本摆的美国车厘子,也都换成了咱新疆的香梨。

这种被推着改变的过程确实很煎熬,不过从长远眼光来看,说不定也不是啥坏事。

看看美国那边,别看华尔街上数字闪闪发光,老百姓的餐桌上却日渐冷清。这种表面上的热闹能维持多久,谁心里也没个准数。

【全球格局变动】

眼下,美国最烦心的并非中国,而是自家内部出了问题。

把90天的关税暂停说成是让步,其实反倒显露出美国的底气不足。如果他们真的觉得自己有理有据,站得住脚,那又何必来这一出呢?

这明显是顶不住各国施加的种种压力,想找个机会暂时缓一缓。但国际贸易可不是小孩子玩游戏,不是说开始就开始,说结束就结束的,它的信誉早就已经崩塌得不成样子了。

欧盟、东盟这些之前还在犹豫观望的阵营,现在心里头可是透亮透亮的:要是跟着美国混日子,那可真是饥一顿饱一顿,三天两头就得挨饿。

美国企图通过挥舞关税的大旗来保住自己的老大地位,可没想到,这么做反而让世界变革的步伐更快了。

【趋势与警示】

到了现在这一步,这场乱糟糟的事情其实已经可以看出谁赢谁输了。

美国对商品征收的那125%的高额关税,简直就是一场奇特的表演,除了能在政治上出出风头,没啥真本事可言。

在中国,该出口的商品继续出口,需要转型的也在加速转型。毕竟有十四亿人的大市场作为支撑,不用担心天会塌下来。

特朗普真该琢磨琢磨了,现在各国都明摆着看透了那层“就是”的窗户纸,他手里那点筹码,到底还剩几成呢?

说到底,21世纪全球经济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谁要是想单打独斗、称霸一方,最后肯定会被这张网紧紧缠住,动弹不得。

如果特朗普政府还是不懂这一点,那他们面临的问题可大了去了:说不定哪天,连印钞票的纸都会紧缺起来。

说到中国,只要咱们稳住心态,把自家的事儿办好,这场关税大战拖得越久,说不定最后还能闹出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说到底,压力这东西要是利用得当,就能变成推动我们前进的力量。老辈人常说的那句话,搁到现在也依然管用。

0 阅读:253
飞猪说飞机

飞猪说飞机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