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提到阳谋,很多人都会想到古代四大阳谋,尤其是“推恩令”被誉为“无解”的存在,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推恩令为千古第一阳谋;但是如果按照时间先后排序的话,古代四大阳谋的排序应当是“二桃杀三士”、“围魏救赵”、“挟天子以令天下”、“推恩令”。阳谋的厉害之处在于,你明知道那是一个无解的局,也只能被动的跟着被牵着鼻子走。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虽然从时间排序,“挟天子以令天下”在古代四大阳谋中排第三,但是它的原型出现的时间,却可以在四大阳谋中排第一。“挟天子令天下”最早出自《战国策》,原文是这样说的,“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从”,意思是假借“皇上”的名义发号施令,指点江山、号令天下。这就好比很多影视剧中,看到钦差大臣手握皇上赐予的尚方宝剑,巡视四方,有“先斩后奏”之权,所以即便钦差有所偏颇,也是一个无解的局。
“挟天子以令天下”,后来演变成“挟天子以令诸侯”,尤其是熟知《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是曹操的手段。即便刘备、周瑜等人认为曹操“虽为汉臣,实为汉贼”,但曹操采用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摆在明面上的,而且那么多诸侯也拿他没办法,相反,曹操还可以打着汉献帝的旗号,实行“尊王攘夷”,达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伟大政治抱负。
但无论是“挟天子以令天下”,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它们都源自春秋时期,郑庄公的“假借王命以伐不庭”。据《左传》记载,郑庄公一共使用了多次“假王命以伐不臣”。
第一次是,郑庄公三十年,宋殇公对周桓王不恭敬,而这个时候郑庄公作为周王室的左卿,于是便以周天子的名医讨伐宋国。不过当时因为北戎入侵郑国,郑庄公率领祝聃等将领大败北戎。
第二次是,郑庄公三十一年,郑庄公与齐僖公、鲁隐公在中丘相会,并击败宋国军队。郑庄公打败宋国后,率兵回国,宋国联合卫国攻入卫国,宋国联合的蔡国紧跟其后,进攻戴邑,戴邑向郑庄公求救,郑庄公在戴邑俘获了宋、卫、蔡三国联军,不久之后,郑庄公攻入宋国。
第三次是,郑庄公三十一年冬季,郕国对周天子不敬,郑庄公联合齐国一起攻入郕国。
第四次是,郑庄公三十二年,许庄公对周天子不敬,郑庄公联合鲁隐公、齐僖公攻打许国,虽然此战损失了颍考叔,但却拿下了许国,但郑庄公却没有吞并许国,而是进行了一番戒饬守臣。
从阳谋的角度来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确是无懈可击的,即便你明知道这是陷阱,也没有办法破解。郑庄公率先使用“假王命以伐不庭”之后,齐桓公时期,管仲献计“尊王攘夷”,并打着这个旗号北伐山戎、内平诸侯,并联合多个诸侯逼得楚国向齐国服软,楚国面对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口号,竟然没有理由反驳,只好就坡下驴的服软。
无论是齐桓公的“尊王攘夷”,还是秦惠王的“挟天子以令天下”,还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是在郑庄公“假借王命讨伐不庭”的基础上的延伸。而“挟天子以令天下”作为四大阳谋之一,从发端时间上来看,显然是四大阳谋中出现最早的,也就是说,郑庄公的“假借王命讨伐不庭”堪称是古代第一阳谋。
而所谓的阳谋,就是使用者借势而发、光明正大的运用兵法韬略或奇计良谋,达到自己的真实目的,就算被别人识破这个计谋,也一样无计可施,哪怕对方明知道这是个陷阱,也不得不跳进去,因为,真正的阳谋就是无懈可击的,是一个无解的存在,你明知道被坑了,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得不说,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很多人都知道古代四大阳谋,很多人都以为推恩令才是千古第一阳谋,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千古第一阳谋,反而是出自春秋三小霸之首的郑庄公。他的文韬武略和运筹帷幄,不仅创作了千古第一阳谋“假借王命讨伐不庭”,更是创造了很多兵法奇迹。只可惜,世人对郑庄公存在太多误解,也让这样一位经天纬地的人物,被误解了几千年。
【本图文由“尚书台”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