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开始,很多公司便都陆续开始复工复产。即使假期比较长的公司,在昨天吃完元宵,今天也攒足了劲准备开工了。
不过,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其中也都有一些特例。
在元宵节的前一天,趁着还有年味,同行的一位老朋友阿巧约了我和另一位朋友一起出去吃点东西聊聊天。
见了面后才知道,牵头组局的阿巧,竟然失业已经快一年了。
在地产这个行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无时无刻不在卷着。被公司卷,自己也卷,只为了能够在如今的行业形势下坚持得更久,走得更远。所以虽是朋友,彼此之间却因为各自的忙碌少不了忽略。
而阿巧本身也是一名非常有实力的资深地产策划人士,在上家公司被裁员之后,也一直在积极地寻找着机会。她并不曾想到凭借自己的能力会这么长时间赋闲,因此一直未对外说自身的情况,朋友圈也经常保持着和行业关联的状态,以至于周围的朋友都不曾真实了解她的情况。
谁也不曾料到,曾经行业的精英,从上次的岗位离开之后,竟然一直待业到现在,一年的时间一晃而逝。
虽然刚开春,但在阿巧曾经明媚的眼眸中,如今却只剩下寒冬一般的冷寂,再也不见当初的踌躇满志,仿佛就业仍然遥遥无期。
虽然身处这个行业,相比其他行业的人来说都对现今的就业状况有一种更加强烈的危机意识,但没有亲身经历过,那种意思仍然少了一份真实感。
阿巧原本并不在上家公司的裁员名单中,接到人力裁员通知的前一天,名单中那名属于她手下的大姐,刚因为接到电话家中母亲重病住院,让原本不堪重负的家庭压力骤增,以至于她崩溃得大哭了一场。但她自给了自己几分钟的时间,哭过之后便又抹干眼泪挂上职业的微笑去接待即将到来的合作单位了。
阿巧觉得自己从业多年,早已练就了一副铁石心肠,但要她在此刻去找那位大姐说裁员的事情,却是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
最终,她选择什么也没说,然后主动去找了人力。
她想着,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手里的资源,哪怕形势再艰难,也很快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实在不行,适当降低一些标准也可以。毕竟自己孤身一人,上无老下无小,并没有那些额外的压力。
可是现实狠狠地给了她一巴掌。
出来之后才骤然发现,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现实情况却仍让人出乎意料。
整个行业,基本都处于一种只出不进的状态。即使有少量的需求,但无论工作内容如何,但岗位和待遇都无一例外给得极低,甚至有人直接质疑她的履历为何会失业。
那一刻,她感觉一股复杂难言的情绪涌上心头,甚至开始怀疑当初的决定是否真的正确。但她并没有让这种情绪干扰自己太久,很快便收拾好情绪,开始重新审视方向。
此后,她决定转型看看其他行业有没有机会。毕竟,她有这么多年积累的策划经验以及渠道资源,即使地产行业不行,但在一些新兴行业里寻找一些机会应该问题不大。
但是出去之后,更是让她的心凉了一大截。
先不说其他行业的待遇水平,对比她以前来说简直腰斩不止。很多行业,根本就不要房地产行业出来的人。
主动投递出去的简历基本都没有被查看,猎头那边也表示很多单位都委婉地表示不要地产行业出生的人,甚至有的公司,直接在招聘要求中明确:房地产行业出身人士勿扰!
曾经,这个行业的人员有多么风光,在如今的求职市场中就有多么难堪。
很多行业的HR毫不掩饰地表示,房地产行业是最不培养人才的行业,仅仅因为曾经的房子好卖,带得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身份也都水涨船高,但并不表示他们的能力就很强,甚至可能因为曾经的辉煌,让很多人变得眼高手低。
虽然并不客观全面,但却是眼下很多行业对房地产行业的既定认识。所以导致现在地产人员跨界转型并不容易。
纵观从地产行业出走的人员,很多去往了以下两个赛道,一是保险销售,二是二手中介。这两个赛道,并没有特别的专业技能门槛要求,但又对资源要求极高。看起来他们好像转型成功了,但又似乎并没有成功。
我问阿巧后面有什么打算。阿巧抿了一口茶,低低地叹息了一声。似无奈又似还怀着一丝希望道:可能会先出去走一走,然后继续慢慢看着吧,还是想在这个行业里坚持一下的,出了这个行业,好像真的也不是特别适应,不过好在我经济上的压力并不大。
是啊,对孑然一身的阿巧来说,不管如何,她至少短期内无需为金钱忧心,但对其他地产人来说,这便是最大的困难。
虽然刚刚开年,但2月转眼便即将结束,一年的时间,真的很快。
有人总结的非常到位,这个社会有许多优秀的人,但最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更加努力,而你只有非常努力,才能停在原地。
这段话,在如今的地产行业是如此应景。
很多人仍在失业,但比失业更可怕的是,曾过往引以为傲的经历在别人眼中却一文不值。而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我们这一代地产人的每一位都更加努力,去打破行业的既定认知,重新赢得尊重。
春暖花开,愿我们都可以拥有更好的自己!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