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以下简称“镇海炼化”)是中国石化旗下的骨干企业,其前身是始建于1975年的浙江炼油厂。从一家调剂型地方小炼厂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镇海炼化经历了多年的艰苦创业和转型升级,现已成为中国石化事业的重要支柱。
创业历程镇海炼化的创业历程可以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艰苦创业期(1975年-1987年)
1975年,浙江炼油厂正式建成投产。在这一阶段,镇海炼化先后建成炼油一期和大化肥工程,形成了250万吨/年的原油加工能力和52万吨/年的尿素生产能力。这是镇海炼化的初创时期,条件艰苦,但奠定了企业的基础。
第二阶段:改革探索期(1988年-1993年)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镇海炼化抓住机遇,率先走上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经营之路。在这一阶段,镇海炼化建成炼油二期工程,原油加工能力扩大到550万吨/年,跃居杭州湾地区首位。这一时期的探索为镇海炼化的后续发展壮大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第三阶段:融资发展期(1994年-2000年)
1994年,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筹集了大量资金。利用这些资金,镇海炼化完成了炼油700万吨/年的改造工程,随后又用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及自我积累资金,建成并扩建了800万吨/年的炼油工程第一步的主体装置,在国内首家跨入千万吨级炼厂的行列。这一时期的融资和发展为镇海炼化的后续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四阶段:提升完善期(2001年-2006年)
进入21世纪,镇海炼化通过拓瓶颈改造,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实现了由1200万吨/年向1850万吨/年的跨越,并开始向下游化工方向延伸。这一时期的提升和完善为镇海炼化向炼化一体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第五阶段:企业转型期(2006年至今)
2006年,根据中国石化的整体战略部署,镇海炼化股份公司撤回上市地位,注册成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同年,镇海炼化开始建设100万吨/年的乙烯装置,并同步进行了2300万吨/年的炼油改造。这一时期,镇海炼化平稳退出化肥领域,深化企业改革,完成了改制分流任务,实现了由传统炼油向炼化一体化的转型。目前,镇海炼化正在加快实施炼油老区结构调整提质升级,推进向精细化工的进一步转型。
经济效益与社会贡献自建厂以来,镇海炼化累计实现利税4121亿元,纳税额已连续14年超百亿元。按照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享比例计算,镇海炼化累计留地方财政超过624亿元。近年来,镇海炼化每年留地方财政超过40亿元,其中2022年超过46亿元。至2021年,镇海炼化已连续13年位居宁波创业创新风云榜“纳税50强”榜首。
镇海炼化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还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围绕镇海炼化,数十家下游企业纷纷聚集,共同构筑起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
乙烯装置的里程碑镇海炼化首套百万吨乙烯装置的启用,标志着中国石化事业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这一装置不仅是中国石化人“爱我中华,振兴石化”梦想的见证,更是中国乙烯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折点。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石化成功掌握了百万吨乙烯成套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使中国乙烯产业跻身世界前列。如今,镇海炼化已经拥有11套百万吨级乙烯装置,权益产能稳居世界第二,为下游行业带来了过万亿的产值增长。
镇海炼化在乙烯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2006年11月6日,镇海炼化首套百万吨乙烯奠基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该公司在乙烯建设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经过22个月的艰苦奋战,成功完成了超过4000万连续安全人工时,刷新了国内同等规模乙烯项目的多项纪录。
中国石化还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杂原料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跻身世界五大乙烯技术专利商之列。该技术项目荣获了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充分展示了我国在乙烯领域的创新实力与成果。
目前,镇海基地二期项目150万吨/年乙烯装置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投产后,镇海炼化的年产能将达到400万吨级,进一步巩固其在世界乙烯基地规模前列的地位。
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镇海炼化致力于打造“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的绿色智能石化基地。
在东海之滨,镇海基地超过700台(套)设备紧密协作,构成了一座雄伟的乙烯装置。镇海炼化不仅注重经济效益,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