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由于工作原因,陪同领导外出参加了几场学术会议。
一直跟随在领导身后,忙于各种应酬,所以一连好几天未更新发文。
说实话,类似于这次参加的学术会议,在疫情之前,几乎每个月都有,但凡你想参加,可以每周都去参加。
疫情之后,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学术会议也逐渐增多起来,时至目前,虽然学术会议的数量未恢复到疫情之前,但数量也十分可观。
这次陪领导参加的学术会议,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现如今各大高校承办的学术会议,已经逐步演变为一场攒资源、搞人脉的交易会,借学术会议的名义,实现资源交换、人脉扩充的目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这次学术会议上,主办方费尽心思,邀请了一位业界德高望重的大咖作主旨报告。
这名大咖也很给力,确实也是做了一番准备,讲了不少新观点、新理论,但是,坐在台下的听众抬头率却很低,与大咖鲜有眼神交流。
顶多是偶尔拿起手机拍一下自己感兴趣幻灯片,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各搞各的,要么玩手机,要么闭目养神。
连大咖作报告都是这样的场景,可想而知后续的几名专家作报告,更是连拍照的都不多。
每一场我都认真倾听了,虽然大多数专家讲得都没有太多的新意,基本上翻来覆去每年都是这几个核心主题,但仔细倾听仍然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知识,至少每场报告下来,会有1-2个新的收获或启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每当每场报告结束后,大家都互道寒暄,各种联络就开始了,尤其是到了每天报告结束之后,晚上的交流活动,更是进行到凌晨都有。
学术会议不搞学术,沦为攒资源、搞人脉的交易会,真的是一种悲哀!
如果都是这种没有太多人听的学术会议,又有什么必要每年都举行呢?还不如改为两年一次,或者都改成线上举行罢了。
但现实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学术会议将会在年底以前举办,这似乎已经成为常态化的操作了。
因为大家都想通过学术会议认识一些人,然后通过这些人去实现在项目申报、平台评选、人才帽子遴选时可打招呼的目的。
从当下的各种评选来看,绝大多数有分量、有影响力的评选,真正靠实力而不靠打招呼而获批的项目、平台、头衔,少之又少,这背后几乎都要一定的资源、人脉作为依托。
有时候,你的本子写得再好,如果没有人推荐和打招呼,你照样上不了。
然而在有人打招呼的前提下,哪怕你的本子写得稍微差一点,也能够顺利评上。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况且目前很多评选都是按区域划分,按地区、高校分配名额,给不给谁,相关的评审专家有极大的话语权。
只有拥有了相关的资源和人脉,你才能在打招呼横行的学术圈赢得一席之地,否则你就有可能变成异类,而很难出头。
在我看来,之所以学术会议不搞学术,沦为攒资源、搞人脉的交易会与当前不少项目的评选机制有直接的关联。
如果能够彻底优化评选机制,真正实现完全意义的盲评、盲审,我相信是可以有所改观的。
当大家都靠真本事、真家伙吃饭的时候,就不用担心打不打招呼的问题了,也就不再需要为攒资源、搞人脉而浪费大家的时间举办学术会议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