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图在巴黎奥运会栽赃中国奥运代表团的美国,如今正面临着反噬。据《环球时报》援引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发布的声明,由于美国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向机构缴纳2024年预算款项,依照《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章程》的相关规定,美国将自动失去进入基金会董事会或者执行委员会的资格。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发布声明的前一天,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对外宣称,白宫决定不向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缴纳2024年的会费。
依照目前公开信息显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已经获批的总体预算为5750万美元,而美国拖欠的年费为362.5万美元。不难想象,拜登政府是希望用年费作为筹码,倒逼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做出重大让步。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与美国反兴奋剂机构之间的矛盾,源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没有按照美国要求,栽赃中国游泳运动员兴奋剂检测为阳性,之后,美国持续质疑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处理此事的公正性。
如今,美国不仅要承受因拒绝履行缴纳年费义务而被除名的后果,甚至就连已经拿到手的冬奥会主办权也面临着被剥夺的可能性。双方之所以会针锋相对到这种程度,并不完全是因为美国疯狂炒作所谓的“中国运动员兴奋剂事件”。事实上,美国在去年的巴黎奥运会极力攻讦我国健儿,一是为了在国际舆论层面败坏我国形象,二是为了规训包括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在内的一众多边组织。为了迫使国际机构屈服,美国甚至动用联邦特工,在本国境内拦截世界泳联执行主任诺维茨基并向对方出具传票,要求对方在一项旨在构陷中国运动员的联邦调查中作证。
面对着美国施加的压力,世界泳联执行主任诺维茨基没有坐以待毙,反而迅速联络相关组织对美国政府进行施压,筹码就是“美国2034年盐湖城冬奥会主办权”以及“提拔美国奥委会主席赛克斯进入国际奥委会”。在经过一番博弈之后,美国最终选择了让步。
但这样的局面没能持续多久,就被拜登政府拒缴年费彻底打破。只不过,此时的拜登政府早已经进入到看守状态,选择在这个节点挑起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矛盾,除了上述两个理由之外,还掺杂了美国的党争。众所周知,即将上台的特朗普向来排斥国际多边组织,认为这些机构拿了美国的钱却不替自己说话。
乍一看,拜登政府此举似乎和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这绝非是拜登向特朗普“靠拢”,而是前者给后者“挖坑”。特朗普敌视国际多边组织不假,但特朗普更在意“美国至上”,而盐湖城冬奥会又恰好是美国近些年来为数不多,可以向国际社会展现自己的机会。虽然盐湖城冬奥会举办的时间点是在2035年,但特朗普无法承受原本毫无悬念的主办权有可能在自己任内丢失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拜登政府在临走之前给特朗普留下一道难题,要么顺从国内政治议题,宁愿丢掉冬奥会主办权也要坚持打压中国以及国际机构。要么为了顾全主办权,接受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开出的条件,放弃抢夺全球反兴奋剂工作话语权。可以肯定的是,无论特朗普如何选择,拜登留下的这份有毒的政治遗产都会让他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