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碎舟寒
编辑|碎舟寒
前言2023年对于中国科技来说更是蓬勃发展的一年,这一年不断突破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其中有六项技术更是让美国都为之一震,世界首创的JF-22风洞、将深刻改变中国的人造太阳、打胜太空之战的载人登月发动机、立足世界航海的国产豪华邮轮、让世界瞩目的玲珑一号以及突破技术封锁的华为Meta60。
那么我国所突破的这些世界级难题具体是干什么的,又比别的国家强在哪里呢?

根据央视新闻2023年6月5日的报道,专家组对于我国最新一代的超高速风洞JF-22正式一致验收通过,目前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这项巨大的成就,科学家们用时五年,才真正让我国在“高晗风洞”又一次跻身世界前列。
那么这个JF-22风洞究竟是干什么的,到底比其他国家的技术先进在哪里呢?

JF-22风洞主要用来模拟高超音速飞行环境的,它可以在直径4米的测试舱里面模拟出超过29马赫的飞行环境,这种环境主要用于测试飞机,火箭等这些大国重器的模拟实验中。
如果没有这样的风洞,那么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和高精密武器就无法成功顺利地研制出来。但是这个消息一出来就瞬间让美国军方炸开锅,进行了大量的密切报道。

美国的超音速导弹被我国后来居上,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我国这样的风洞来测试导弹。
其实最让美国感到难受的是我们国家前几年制造的JF-12风洞造价就非常低廉,根据统计仅4000多万,每次实验的费用也不超过5000元。

JF-22风洞是在JF-11的基础上改造的,这样的造价对于美国动辄上亿美元的风洞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
相关的技术一经披露,许多国家都纷纷模仿,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只有我们国家做的最好。

根据《环球时报》2023年4月13日的相关报道,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突破。
它实现了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长时间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人造太阳主要是以氢的同位素氘和氚为原料来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来自海水,从海水中通过多道程序提取出来,不用担心某一天会用完。

它可以为人类提供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以此来代替目前使用的各种污染环境的能源,很早之前就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来解决我国乃至全人类的能源问题。
由于我们国家在人造太阳上面起步比较晚,所以科学家们对此都抱着一种不积极的态度:至少需要五十年才能研制成功。
而且在此之前我国在国际人造太阳项目中承担的任务也比较少,在整个项目中地位还非常低。

但是在2023年,EAST稳态等离子运行超过403秒,比以前的时间延长了四倍,这进一步验证未来聚变实验堆高约束模式稳态运行的可行性。
而这样的时长即使放在全球也都是顶尖的成绩,这次非凡的成绩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可控核聚变的格局,我国科学家也多次表态有信心让我国的核聚变事业登顶世界。

根据《北京日报》2023年6月28日的相关报道,我国第一艘世界级的国产豪华游轮顺利盛装出坞。
在拢龙的礼炮声中,这艘豪华游轮从船坞缓缓驶入黄浦江,它的排水量超过13万吨,拥有超过2000多间的乘客舱室。

可能很多人会疑惑,这样的豪华游轮也值得拿出来炫耀吗?但其实可能外部人不清楚豪华游轮的技术含量。
根据媒体报道,豪华游轮的建造难度丝毫不亚于航母,并且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它的建造难度由此可见一斑。

在以前,这种豪华游轮一直掌握在少数发达的西方国家手中,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德国,法国和芬兰。
这四个国家的相关企业巨头就占据了建造邮轮市场的95%的份额,几乎没有给其他国家留余地。

虽然世界造船行业的大部分份额是由中日韩三国所占领的,但是如果具体细分到游轮这个领域。
就算是能生产最先进航空母舰的美国也没有什么话语权,他们也只能购买西方国家的游轮。

而我国之所以能够在相关技术上有所突破,完全得益于我们国家政府的重视以及完善的工业体系。
在2022年8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五大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游轮行业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前进方向。

根据中国新闻网2023年8月10日的报道,我国“玲珑一号”反应堆的核心模块“玲珑之心”吊装成功。
这是“玲珑一号”安装路径上的第一个里程碑节点,是核反应堆模式制造的首次展示,这标志着我国在相关领域已经迈向世界前列。

说到玲珑一号,不得不提的就是2011年震惊世界的福岛核事故。因为当时的核泄漏,导致当时的国际社会对建设核电站几乎全部持反对意见。
而当时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为了能够继续把核事业发展下去,就召集全球的科学家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研讨和评估。

最终确认仍然进行核能领域的发展,但是要相对原来更小,更加安全。
其实早在2014年,我国的玲珑一号在国际上展示时,就引起世界注意,因为它的体积相对常规核电站很小,并且更加灵活。

两年后,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认证,2017年,整体设计全部完成。
玲珑一号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并且它的出现可以说真正大幅度提升我国在全球核能领域的地位,它是我国研发小型核反应堆的代表,是全球首个开工的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堆。

在2023年6月2日,我国载人登月火箭的主力发动机成功完成第六次试车,它是由我国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成功刷新了半年内最长试车记录。
它的工作时间超过了任务时间的10倍,充分证明了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根据我们国家航天规划,在2030年实现载人航天计划,然而紧接着就是美国也宣布为了保持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
计划在2024年年重返月球计划,但是到今年又宣布延迟到2026年。

为什么美国这么着急一定要赶在我们国家之前实施登月计划呢?
其实是因为载人登月这项计划不仅对于国家甚至对于整个人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代表着人类最高的技术水平。

人类未来一定是要持续深入探索太空的,谁能率先取得重大突破,能够走的更远,谁就能在未来占领先机。
在上世纪,美国为了和苏联争霸,双方仅在太空领域就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最后美国成功实现载人登月,而这项成就也被认为是美国打败苏联的最大项目。

而我国载人登月计划发动机六次试车都完成取得成功,不仅仅证明在技术方向上是正确的,而且也深刻代表着我们国家航天事业的长足进步。
这也为我们国家在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华为是我们国家被美国封锁打压最严重的民族企业,不仅是打压,甚至是污蔑动用各种政治手段,但是正是这种环境下,华为迸发出了强大的企业生命力。
在2023年6月12号,华为Meta60举行发布会,它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其产品层面,更在于其深刻的政治意义,这是国与国的深刻较量,是我们国家民族自信的充分体现。

在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联合打压下,华为作为我们国家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不仅没有被打趴下,而且继续咬紧牙关持续创新。
它的身后是十四亿中国人民的期待,彰显出我们国家拥有强大的韧性和创造力。

其中极具搞笑的一幕是在Meta60发布之前,美国的商务部长雷蒙多在访华时就放下狠话,如果华为继续研发高科技,会受到更为严厉的制裁。
然而就在访华当天,华为正式发布Meta60,转身就被网友称为华为代言人。
当时,华为传出这个消息,美国高层都非常震撼,扬言一定要查清华为,这次的发布会彻底打破了中美科技战的僵局。

这些科技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每一个都是科学家们在背后默默付出的结果,每一个都是我们国家的深谋远虑,它们在各个领域都能使得我们国人能够在外人面前直起腰来。
这些技术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极大提升了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一直是我们民族的标签,我们不甘落人身后,相信我们的努力会让我国再次屹立世界之巅!
参考链接2023年11月3日在新华网《“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封顶 钢制安全壳全部吊装就位》

2023年1月8日在长春晚报《中国“人造太阳”有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