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高兴了!曾经世界最强国,曾掏四千八百亿请我国帮忙建高铁

鲜衣怒马讲文史 2025-04-18 16:19:40

2012年那会儿,英国发现自己高铁技术有点跟不上,所以就满世界找合作伙伴。要说制造业的老大哥,那肯定是美国和日本啊,他俩一看英国有需求,立马就主动提出要帮忙。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英国居然给拒绝了!

但美日两国还没缓过神来,更大的意外接踵而至。英国拒绝了他们的合作请求后,竟然直接找上了中国,跟中国企业谈妥了一个高达四千八百亿的大手笔高铁建设项目。这事儿一传出来,国际高铁圈立马炸了锅。大家伙儿都纳闷,英国咋就放着实力更强的美日两个老大哥不要,偏偏相中了中国这个高铁界的新秀呢?

中国的高铁进步飞快,让英国都感到惊叹不已。

到了2025年,你要是随便拉个中国人问问他对中国高铁有啥看法,他们肯定会立马蹦出“超快”、“尖端”、“环保”这些词儿。这反映的不仅是咱们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老百姓心里头对高铁的点赞。可谁能想到呢,三十多年前,大多数人压根儿就没听说过高铁这词儿。

事情得追溯到1978年。就在那一年的10月22日,咱们国家的邓小平主席跑到日本去谈合作了。在东京开完会后,他本该搭飞机去京都,但日本那边特别热情,硬是邀请他体验一下他们的新干线,就是那个叫「光」号的高速列车。于是,邓小平主席就坐上了「光」号,开始了一段不一样的旅程。

日本那边的想法挺直接,就是想让咱中国,这个还在跑普通火车的国家,开开眼,瞧瞧他们的高科技和新玩意儿。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出手,竟然成了推动中国高铁大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上了这趟高铁后,有个记者问邓小平坐这车感觉咋样,邓小平说:“就感觉这车推着人往前跑,咱们现在坐这车正合适。”这话后来上了,高铁也就这么走进了咱中国人的生活里。

那时候的中国,刚好碰上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各个行业都开始有了点新气象,可就是因为交通这块儿拖后腿,咱们国家一直没能跑得更快。这在铁路上头表现得特别明显,那时候的铁轨上,跑的大多数还是老式的“绿皮火车”。

尽管这些交通工具能承载大量乘客,但由于技术和工业上的局限,它们的行进速度非常缓慢。要是以前想搭乘那种“老式火车”,动辄就得花上好几个小时,有时甚至得按天来计算旅程时间,从这就能看出当时轨道运输的效率有多低。

高铁凭借它那飞快的运行速度和强大的载客量,迅速赢得了国家政府的青睐,成为了重点发展的对象。但说实话,在那个时候的中国,想要造出时速能达到210公里的列车,简直就是异想天开。这背后,技术的积累和无数次的试验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中国高铁的研究团队,从那时起就下定了决心,要拼命追赶日本的技术。

1978年冬天12月份,咱们中国的科研团队搞了个大动作,他们用从德国买来的NY型内燃机车试了试速度,结果这家伙真给力,一口气飚到了165公里每小时,快得惊人。这一跑,可给咱们中国人心里种下了高铁梦的种子,觉得高铁这事儿有戏。但话说回来,这次尝试也给那些科研人员整出了不少新难题。

说白了,就是要建技术更牛的铁路。要让列车嗖嗖地跑,铁轨得又平又直,摩擦力还得小。可那时候的中国,连修条普通铁路都挺费劲,更别提一下子跳到建高速铁路了,那真是难上加难啊。

但就算条件再艰难,中国也没停下追逐高铁的脚步。一批又一批的科研人员,深入钻研国外高铁的发展历程、所用材料和技术手段。有的人甚至漂洋过海,跑到外国去实地学习,就盼着能把这些宝贵的技术知识带回国内。

他们拼尽全力,到了20世纪末,中国总算是把高速铁路网给建好了。接下来,他们还打算搞个更宏大的计划,就是建个“四纵四横”的铁路网。不过呢,现在还有个超级大的难题摆在他们面前,那就是高速列车的技术问题。

为了快点学到好东西,不用自己一点点摸索,中国打起了买现成的主意,开始向高铁技术牛的国家提议买他们的机车。第一个考虑的就是那时候铁路界的领头羊——日本,咱们直接就跟他们说,想买他们那个跑得快、技术稳当的日本新干线700系,时速能达到285公里的那种。

不过,日本方面因为担心技术泄露,婉拒了中国的提议。没办法,我们只能退一步,买了他们上一代的高铁列车,还加上法国的TGV高速列车,自己摸索着前进。这么一算,从我们开始了解高铁到现在,都已经有三十年了。估计日本方面做梦也没想到,仅仅八年之后,中国高铁就实现了对他们的超越。

2014年那会儿,咱们国家尝试了一种超快的高铁,速度能达到每小时605公里,厉害的是,这列高铁上有90%的零件都是咱们自己国家造的。这事儿一出,国际上的人都震惊了。但后来,因为发生了一次大事故,中国高铁就开始全面减速,目的就是为了让技术更加成熟。到现在,中国高铁已经是全球最牛的了,还在不停地打破各种记录,以前领先的日本,现在都被咱们远远甩在后头了。

英国为啥不接受美日联手的那个计划呢?其实,英国有自己的小九九。美日两国提出的合作方案,英国可能觉得不太对味儿。或许是他们觉得方案里头的条件不够诱人,又或者这合作跟英国的长远打算不太搭边儿。再仔细瞅瞅,可能英国还担心,跟美日绑一块儿,会不会在某些方面被牵制,失去自己的主动权。总而言之,英国衡量来衡量去,还是觉得这提案不太适合,于是就摆了摆手,说不。具体原因嘛,可能只有英国自己心里最清楚了。

英国拒绝美国和日本提案的理由挺直接,就是技术难题,这个问题也曾让我们国家头疼了好久。先聊聊美国吧,虽然现在它还拥有全球最长的铁路网,但美国的铁路发展已经好多年没啥大动静了,背后的原因也挺复杂。

二战那会儿,美国跟同盟国一起造了好多飞机,这些飞机打完仗后还剩下大堆。可数量实在太多了,国会觉得拆它们要花太多钱,不划算。于是有人就想了个招儿,说不如让这些飞机再发挥点余热——改成客机用。

美国后来大力发展客运航空,使得飞行成本大幅下降。这种既快捷又实惠的交通方式很快就在全美交通运输业中火了起来。铁路运输作为航空的对手,自然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另外,美国的铁路管理和咱们中国可不一样,他们不是由国家铁路局统一管,而是私有化的。这些铁路公司啊,各有各的财务状况和能力,差距可不小。这会造成啥问题呢?就好比同一条铁路,前半段一家公司管,维护得挺好,列车能顺畅地走。但一过那段,进了另一家公司的地盘,因为维护跟不上,列车就走不动了,结果整条线都瘫痪了。

这两个因素让铁路生意最终赔了本,国会也不乐意再往这行砸钱了,所以铁路产业在美国就慢慢衰落了。到了2014年,英国那边开始招标,你瞧瞧美国,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就那么孤零零的一条高速铁路,这成绩拿出来,英国那边怎么可能认可,更别提合作的事儿了。

日本以前可是高铁领域的大佬,有过一段飞速发展的日子。但后来,因为美国对它实施了制裁,经济就开始慢慢走下坡路,国际上的地位也跟着跌了。这样一来,高速铁路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没了资金支持,想要研发新技术就变得特别棘手。

2014年以前,英国和日本曾经携手合作了一回。那时候,日本就是把他们国内的新干线技术直接带到了英国,没有进行啥特别的改动和适应当地情况,结果这技术在英国用起来不太顺手,效果不怎么好。就这么着,俩国家的这次联手尝试没能成功。

另外,之前日本有家公司给英国送去了高速火车。可英国那边一试运行,嘿,才半个小时,火车上的空调就开始漏水了。英国铁路公司对此超级不满意,干脆就把这火车给“冷藏”起来,不跟日本那边继续合作了。

简单来说,美国和日本这两个以前的制造业大佬,一个因为走的路不对,一个因为技术跟不上,所以都没能得到英国政府的青睐。结果这次竞标,英国直接就跟中国搭伙了。这也说明了,好运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

中英携手合作,肯定会产生深远且重大的效果。

听说,这次中国和英国联手搞了个大动作,涉及英国好几个大城市。打算在这些地方直接建上高速铁路网,以后啊,对当地还有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肯定有超级大的帮助,说不定还能让英国的交通不再那么堵呢。

可能,就是这次和英国联手,会给中国高铁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少国际上的好机会和新市场。中国高铁呢,有了这些难得的援建经历,也会变得更厉害,以后遇到啥突发情况都能从容应对。

0 阅读:4
鲜衣怒马讲文史

鲜衣怒马讲文史

欢迎关注!